一、要對死亡賠償金進行一個合理的分配,首先應該對死亡賠償金的性質有一個把握。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死亡賠償金屬于人身損害賠償范疇,那么死亡賠償金應該屬于物質性的賠償。而該物質性賠償到底是對死者生存的可期待利益的補償,還是對死者近親屬的利益損失的補償。死者死亡其民事權益也就終止了,計算其生前可期待利益沒有任何法律上的意義且其生前可期待利益到底為多少,我們無從得知。
從死亡賠償金的計算方法上看,也不是按照死者的收入情況來確定,也能看出不是對死者可期待利益的補償。且從死亡賠償金訴訟請求權的主體上來看,也應該被認定為是對死者近親屬的利益損失的補償。前面已確定,死亡賠償金不是死者的遺產,所以其分配不能按照繼承來確定,其訴訟請求權的主體也就不能按繼承的來確定。
法律規定死亡賠償金的請求主體為死者的近親屬,也只有被認定對死者近親屬利益損失的補償,死者的所有的近親屬才均具有賠償請求權。如果被認定為是對死者可期待利益的補償,死者的可期待利益在生存之前均應歸為夫妻共同財產,則對該可期待利益的享有者就只有死者的配偶,這也間接地把死亡賠償金定性為了夫妻共同財產的性質。
二、在確定了死亡賠償金為對死者近親屬利益損失的一種補償的基礎上,死亡賠償金的分配就應當依照死者近親屬利益損失的大小來分配。而死者近親屬損失的大小,在實際審判實踐活動中,當事人很難舉證,也只能做一些簡單的陳述。筆者認為,在審判實踐中我們可以依照與死者共同生活的緊密程度和經濟依賴、影響程度來適當確定利益損失的大小。當然,這還需要法律的近一步規定死亡賠償金的具體分配操作細則。只有這樣,才能使死亡賠償金的分配在審判活動中更具有法律依據性和可操作性,也使得案件的審判更加公平,還可以有效的防止審判權被濫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賣方違約怎么辦?
2021-03-25在工地干活砸掉了兩顆門牙,如何申請工傷賠償
2021-03-18民事訴訟怎么自己抗訴
2020-11-11贍養老人能占有老人房屋嗎
2021-01-03民間借貸到期后訴訟時效多長時間
2021-02-28離職勞動仲裁需要請律師嗎
2020-12-05勞動者被裁能得到什么賠償
2020-12-17如何選擇定期壽險或終身壽險
2020-12-22人壽保險的理賠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14如何兌現投保人與保險人對保險合同的履行職責
2020-12-27人身保險合同履行地如何確定
2021-01-10人身保險利益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2未續簽合同怎么交保險
2021-01-28貨車超重出事故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0-12-20車禍致殘的理賠項目有哪些
2021-03-11防范保險欺詐的對策是怎樣的
2020-11-29如何正確理解保險公司之間的連帶責任問題
2021-01-10保險合同的客體包含哪些
2021-01-01保險資金境外投資管理暫行辦法(7)
2020-11-23承包合同到期未收回動遷怎么辦
202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