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順序:配偶、父母、子女。
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繼承法所說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有扶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
補充內容:
一、法定繼承的歷史淵源
對于法定繼承制度在古代羅馬法中已有明文規定。由于當時的特定條件,繼承人范圍除婚姻、血緣關系外,法定繼承人還包括解放自由人的舊主人及其子女、降服人的主人。羅馬法還明確規定各種法定繼承人的不同繼承順序。在奴隸制社會和封建制社會,一些國家曾長期實行嫡長子繼承制。到了資本主義社會,法定繼承人的范圍及其順序,有了更為明確的規定,成為各國繼承法的組成部分。
《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規范法定繼承原則的法律,于1985年4月10日在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審核通過通過,1985年4月1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二十四號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于1985年10月1日起施行。
二、法定繼承的法律特征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規定,法定繼承是主要的繼承方式。法定繼承有以下特征:
第一,法定繼承是遺囑繼承的補充。法定繼承雖是常見的主要的繼承方式,但繼承開始后,應先適用遺囑繼承,只有在不適用遺囑繼承時才適用法定繼承。因而,從效力上說,遺囑繼承的效力優先于法定繼承,法定繼承是對遺囑繼承的補充。
第二,法定繼承是對遺囑繼承的限制。各國法律雖都承認遺囑繼承的優先效力,但也無不對遺囑繼承予以一定的限制。例如,許多國家的法律都規定了法定繼承人的特留份。《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中規定,遺囑應當對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保留必要的遺產份額。因此,盡管遺囑繼承限制了法定繼承的適用范圍,但同時法定繼承也是對遺囑繼承的一定限制。
第三,法定繼承中的繼承人是法律基于繼承人于被繼承人間的親屬關系規定的,而不是由被繼承人指定的。從這點上說,法定繼承具有以身份關系為基礎的特點。
第四,法定繼承中法律關于繼承人、繼承的順序以及遺產的分配原則的規定是強行性的,任何人不得改變。
第五,法定繼承具有法定性,法定繼承與遺囑繼承、遺囑并存。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糾紛訴訟前的準備工作是什么
2021-01-26有拆遷安置房后再購房還算首套房嗎
2020-12-02主合同消滅擔保合同也消滅嗎
2021-03-02出資人可以要回房子嗎
2021-03-18購房合同附件中的約定有什么注意事項
2020-12-28人壽保險的受益人如何確定
2021-03-11購買年金保險的注意事項
2021-03-26交通事故保險公司可不可以對肇事方進行追償
2021-02-21哪些人適合購買意外保險
2020-11-22飛機延誤哪里申請賠償
2021-03-22獨居老人死因不明保險公司如何理賠
2021-03-07保險理賠的車輛報廢標準是什么
2021-03-01保險公司對牙齒的賠償標準規定
2021-03-03拒賠出具什么單據
2021-02-17武漢市建設工程意外傷害保險管理實施辦法(試行)
2021-01-09土地承包經營權流中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嗎
2021-01-15土地流轉時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享有優先權是指什么意思
2020-12-23公租房的拆遷補償金額是怎么計算的
2020-11-23舊城改造的拆遷補償包括哪些內容
2021-02-05房屋征收舉行聽證,能否提高拆遷補償嗎
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