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離婚分割上億財產訴訟管轄法院是哪
1、《民事訴訟法》第21條規定:“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解析:該條法律規定了民事案件確定管轄法院的一般原則,即:原告就被告原則。《民訴法解釋》第12條規定:夫妻雙方離開住所地超過一年,一方起訴離婚的案件,由被告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沒有經常居住地的,由原告起訴時被告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2、《民訴法解釋》第3條規定:“公民的住所地是指公民的戶籍所在地。”第4條規定:“公民的經常居住地是指公民離開住所地至起訴時已連續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但公民住院就醫的地方除外。”根據上述司法解釋的規定,在被告有經常居住地時,則經常居住地的法院優先于住所地的法院管轄。但實踐中,在沒有證據證明被告的經常居住地時,只能向被告住所地法院起訴。
二、離婚財產分割最新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
第四條 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請求分割共同財產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有下列重大理由且不損害債權人利益的除外:
(一)一方有隱藏、轉移、變賣、毀損、揮霍夫妻共同財產或者偽造夫妻共同債務等嚴重損害夫妻共同財產利益行為的;
(二)一方負有法定扶養義務的人患重大疾病需要醫治,另一方不同意支付相關醫療費用的。
第五條 夫妻一方個人財產在婚后產生的收益,除孳息和自然增值外,應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
第六條 婚前或者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當事人約定將一方所有的房產贈與另一方,贈與方在贈與房產變更登記之前撤銷贈與,另一方請求判令繼續履行的,人民法院可以按照合同法第一百八十六條(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的規定處理。
第七條 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資為子女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出資人子女名下的,可按照婚姻法第十八條第(三)項的規定,視為只對自己子女一方的贈與,該不動產應認定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
由雙方父母出資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一方子女名下的,該不動產可認定為雙方按照各自父母的出資份額按份共有,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第十條 夫妻一方婚前簽訂不動產買賣合同,以個人財產支付首付款并在銀行貸款,婚后用夫妻共同財產還貸,不動產登記于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離婚時該不動產由雙方協議處理。
依前款規定不能達成協議的,人民法院可以判決該不動產歸產權登記一方,尚未歸還的貸款為產權登記一方的個人債務。雙方婚后共同還貸支付的款項及其相對應財產增值部分,離婚時應根據婚姻法第三十九條第一款規定的原則,由產權登記一方對另一方進行補償。
第十二條 婚姻關系存續期間,雙方用夫妻共同財產出資購買以一方父母名義參加房改的房屋,產權登記在一方父母名下,離婚時另一方主張按照夫妻共同財產對該房屋進行分割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購買該房屋時的出資,可以作為債權處理。
第十四條 當事人達成的以登記離婚或者到人民法院協議離婚為條件的財產分割協議,如果雙方協議離婚未成,一方在離婚訴訟中反悔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該財產分割協議沒有生效,并根據實際情況依法對夫妻共同財產進行分割。
第十六條 夫妻之間訂立借款協議,以夫妻共同財產出借給一方從事個人經營活動或用于其他個人事務的,應視為雙方約定處分夫妻共同財產的行為,離婚時可按照借款協議的約定處理。
綜上所述,對于離婚財產的訴訟,一般法院的管轄地都是在被告的所在地人民法院來管轄,所以如果對離婚財產分割有異議的,那么可以到規定法院進行起訴解決雙方的糾紛,當然,能夠協商解決的就盡量協商,不要隨便起訴。
一方出軌離婚財產分割?
婚外情離婚財產怎么判
夫妻離婚財產如何分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鎖骨骨折能評殘嗎
2020-12-24行政訴訟敗訴的后果
2021-01-29監察機關調查過程中,被調查人死亡如何處理
2020-11-29對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結論不服如何處理
2020-12-11個人作品著作權保護期限
2021-01-05有限合伙人參與合伙事務的處理嗎
2020-12-27對帳單可以當欠條嗎
2020-12-12調解撤訴的案子是一審終審嗎
2021-01-27學生在外面玩水死亡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13學生在學校打架班主任承擔責任嗎
2021-01-10什么是爛尾樓?怎樣避免買爛尾樓
2021-02-04投保人如果體檢不合格保費會退回來嗎
2021-01-23在哪些條件下被保險人可以行使委付
2021-01-05被保險人駕車被甩出車外死亡的保險人責任
2021-03-04淺析保險人在保險合同中欺詐行為的認定與救濟
2020-11-17車主變更保險合同未改 保險公司不能免責
2020-12-19提車保險有哪些
2021-03-14保險合同和保險合同主體有什么區別
2021-03-13訂立建筑工程承包合同應當遵守什么規定
2020-12-02自己的房屋只有一部分在拆遷范圍內,這樣合理嗎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