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華做夢都想去向總理訴說農民工維權的艱辛,但他現在只能對《瞭望》新聞周刊表達他的痛苦:為什么有那么多勞動爭議案件?為什么處理起來又要搞得那么復雜?為什么明明知道問題所在,卻難以大刀闊斧地改變它?
面對《瞭望》新聞周刊記者拿出的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草案,這位擔任全國律協法律援助與公益事務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北京市農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主任的知名公益律師,似有萬語千言。
該草案于日前召開的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29次會議上首次審議,基本維護現行“一調一裁兩審”體制,此前廣泛傳播的“或裁或審”乃至取消仲裁等建議未被采納,一般情況下,仲裁依然是訴訟必經的前置程序。
佟憑其工作站援助兩千來件勞動爭議案的經驗推斷,如果在立法中不對現行體制進行調整,諸如農民工討薪和工傷索賠的路將依然困難。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前中華全國總工會副主席周*清在審議中也表示,盡管草案做了很大努力,但還難以做到減少程序、縮短周期、降低勞動者維權成本。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信*鷹對草案做法的解釋則是:現行體制經過二十多年的實踐,“已經被社會所接受,不宜輕易否定。”
程序復雜維權不易
自1987年恢復勞動爭議處理機制后20年來,勞動爭議案件呈持續高發態勢,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統計,年均增長率高達27.3%,2006年全國仲裁機構受理勞動爭議案件44.7萬件。
而且這還只是受理案件的數據,加上不予受理和未申請處理者,實際勞動爭議數量難以統計。
在勞動爭議中,勞動者居于有目共睹的失衡地位,而農民工群體的問題更突出。北京市農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對上千個農民工維權案件的總結發現:勞動合同簽訂率極低,非法轉包現象嚴重,工傷保險覆蓋率低,等等,這些問題都導致其權利難以得到保障。
現行勞動爭議處理體制加大了維權的難度。根據1993年頒布的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和1994年頒布的勞動法,勞動爭議須經“一調一裁兩審”,不愿調解可以仲裁,但想要訴訟就必須先經仲裁,不服裁決方可向法院起訴。
佟*華稱,處理一起農民工維權案件,至少也需要2個月的時間。而走完全部程序,即農民工從向勞動監察大隊舉報到法院執行完畢,按最快的速度,大約需要4個月零10天的時間。
對于更復雜的工傷案件,經確認勞動關系、工傷認定申請、勞動能力鑒定及工傷待遇索賠四個程序,直至“一調一裁兩審”,時間更長,實際上一兩年是普遍現象。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暴力查封的行政強制措施能否提起行政復議
2021-01-04法院非訴執行程序法律規定
2021-03-14如何處理交通事故
2021-03-24交通事故雙方負同等責任如何處理
2020-11-22產品銷售合同范本怎么寫
2020-11-09企業如何登陸新三板掛牌
2021-02-13交通事故誤工費證明怎么寫
2021-02-15勞動條件發生變化能變更合同嗎
2021-01-17祥云縣離婚撫養費標準
2020-12-03房屋抵押登記流程
2021-03-05商業銀行無故拖延支付本金的需要承擔什么責任
2020-11-25法院保全房產能不能過戶
2021-01-17試用期離職提前七天通知違法嗎
2021-03-01用人單位使用已經辭職的員工參與拍攝的宣傳視頻,是否侵犯個人肖像權
2021-01-30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于印發基層勞動人事爭議調解工作規范的通知
2020-12-28事業單位勞動糾紛是否可仲裁
2021-01-02人身意外傷害的定義是什么
2021-01-13農作物種植保險合同是怎樣的
2021-01-18在哪些條件下被保險人可以行使委付
2021-01-05提單責任險保險合同糾紛的法律問題初探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