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部公告2012年53號
國際海事組織海上安全委員會第89屆會議于2011年5月20日以第MSC.320(89)號決議通過了《國際救生設備規則》修正案。根據《1974年國際海上人命安全公約》(下稱《安全公約》)第VIII(b)(vi)(2)(bb)條和第VIII(b)(vii)(2)條的規定,上述修正案已于2012年7月1日被視為默認接受,并將于2013年1月1日生效。
我國是《安全公約》的締約國,在上述修正案通過后未提出任何反對意見,因此修正案對我國具有約束力。現將修正案的中文本予以公告,請遵照執行。
附件:第MSC.320(89)號決議中文本。
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章)
二〇一二年十一月十五日
第MSC.320(89)號決議
(2011年5月20日通過)
通過《國際救生設備規則》修正案
海上安全委員會,
憶及《國際海事組織公約》第28(b)條關于本委員會的職能,
注意到以第MSC.48(66)號決議通過的《國際救生設備規則》(以下稱“《救生設備規則》”),根據《1974年國際海上人命安全公約》(以下稱“該公約”)第III章規定,已成為強制性要求,
還注意到該公約第VIII(b)條和第III/3.10條關于修正《救生設備規則》的程序規定,
在其第89屆會議上,審議了按該公約第VIII(b)(i)條提出和散發的《救生設備規則》修正案,
1. 按照該公約第VIII(b)(iv)條,通過《救生設備規則》的修正案,其文本載于本決議附件;
2. 按照該公約第VIII(b)(vi)(2)(bb)條,決定該修正案于2012年7月1日須視為被接受,除非在此日期之前,有三分之一以上的該公約締約國政府或擁有商船合計噸位不少于世界商船總噸位50%的締約國政府通知其反對該修正案;
3. 請各締約國政府注意,按照該公約第VIII(b)(vii)(2)條,該修正案須在按上述第2段被接受后,于2013年1月1日生效;
4. 要求秘書長遵照該公約第VIII(b)(v)條,將本決議及其附件中的修正案文本的核證無誤副本發送給所有該公約締約國政府;
5. 進一步要求秘書長將本決議及其附件的副本發送給非該公約締約國的本組織會員國。
附 件
《國際救生設備規則》修正案
第IV章 救生艇筏
1 在第4.4.7.6款中,在現有第.1項后插入新的第.2至.6項如下:
“.2 盡管有第.7.2項的要求,當救生艇完全浮于水面操作釋放裝置時,或如救生艇未到達水面,只有通過多個有意的和持續的動作(包括解除或繞過為防意外或過早脫鉤而設置的安全聯鎖),該裝置才能打開;
.1 在縱傾至10°和任何一舷橫傾至20°的情況下,該裝置不能因吊艇裝置或操作裝置、控制桿或與其相連接的、或成為其組成部件的軟軸的磨損、錯位和意外的力而導致開啟;和
.2 第4.4.7.6.2項和第4.4.7.6.2.1目的功能衡準適用于可能經認可的救生艇釋放和回收系統的0%至100%的安全工作負荷范圍;
.3 除“對心式”釋放裝置(此形式靠救生艇的重力保持釋放裝置完全鎖閉)外,吊艇裝置須設計成在通過操作裝置有意打開吊鉤鎖定裝置之前,由吊鉤鎖定裝置對活動鉤體保持完全鎖閉,并能承受任何操作條件下的安全工作負荷。對于使用活動鉤體的尾部和直接或間接鎖定活動鉤體的尾部的凸輪的設計,凸輪從鎖定位置向任一方向轉動至45°(或如受設計限制,僅單方向轉動至45°)范圍內,吊鉤裝置須保持關閉并能承受其安全工作負荷;
.4 為使艇鉤具備穩定性,釋放裝置須設計成當其完全復位至鎖閉位置時,救生艇的重力不應導致任何力傳遞到操作裝置;
.5 鎖定裝置須設計成不會因吊鉤負荷產生的力而轉動開啟;和
.6 如設有靜水聯鎖,該聯鎖須在救生艇從水中被起吊時自動復位。”
2 在第4.4.7.6款中,現有第.2項由下列內容替代:
“.7 該裝置須具有兩種脫開能力:正常(無載)脫開能力和有載脫開能力:
.1 正常(無載)脫開能力須在救生艇浮于水面時或吊艇鉤未承受載荷時將救生艇脫開,而無需人工摘除艇鉤釣或卸扣;和
.2 有載脫開能力須在吊艇鉤受載荷時釋放救生艇。除非該裝置備有其它手段,否則須配備靜水壓力聯鎖,以確保在救生艇浮于水面之前,釋放裝置無法啟動。如出現故障或救生艇未到達水面,須有靜水聯鎖或類似設備的越控裝置以進行緊急釋放。該聯鎖越控能力須有適當的保護,以防意外或過早使用。適當的保護須包括不屬正常無載脫開要求的特殊機械保護,此外還有一個危險標志。該保護須能被一個有意施加的適當最小力破壞,例如打碎保護玻璃或透明蓋。不應采用貼紙或細繩作為保護。為防止過早的有載脫開,釋放裝置的有載操作須要求操作者有多個有意的和持續的動作才能脫鉤;”。
3 在第4.4.7.6款中,現有第.3項重新編號為第.8項,且“在沒有過度受力情況下”由“,并且任何指示器不應指示釋放裝置已復位”替代。
4 在第4.4.7.6款中,在重新編號的第.8項后新增第.9項如下:
“.9 艇鉤、釋放手柄、軟軸或機械操作連接件和救生艇內艇鉤固定結構連接件的所有部件須使用耐海洋環境腐蝕的材料制成而無需涂覆或鍍鋅。艇鉤的設計和制造公差須使使用壽命期間的預期磨損不會對其正常功能產生不利影響。機械操縱所使用的連接件(例如軟軸)須進行防水保護,使其不暴露在外;”。
5 在第4.4.7.6款中,現有第.4至.8項分別重新編號為第.10至.14項。
6 在第4.4.7.6款的重新編號的第.10項中,“清楚地(clearly)”由“明確地(unambiguously)”替代。
7 在第4.4.7.6款的重新編號的第.14項中,“救生艇釋放裝置的固定結構接頭”由“救生艇釋放裝置的承載部件和固定結構接頭”替代。
8 在第4.4.7.6款中,在重新編號的第.14項后新增如下第.15和.16項:
“.15 靜水壓力聯鎖設計的安全系數根據所用材料極限強度須不小于最大操作力的6倍;
.16 操縱軟軸設計的安全系數根據所用材料極限強度須不小于最大操作力的2.5倍;和”。
9 在第4.4.7.6款中,現有第.9項重新編號為第.17項。在重新編號的第.17項中,“第4.4.7.6.2.2和4.4.7.6.3項”由“第4.4.7.6.7、4.4.7.6.8和4.4.7.6.15項”替代。
10 在第4.4.7.6款中,原引用的第.9項由第.17項替代。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的決定
2002-10-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的決定(2004)
2004-08-28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一屆政府推選委員會的具體產生辦法
1996-08-10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防空法
1996-10-29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
1997-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
2002-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2006年修正)
2006-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2014修訂)
2014-07-29期貨交易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放射性藥品管理辦法(2017修訂)
2017-03-01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指導意見
2019-04-17旅館業治安管理辦法(2011修訂)
2011-01-08鐵路安全管理條例
1970-01-01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務院工作規則》的通知
2013-03-23國務院關于確定三沙市城市總體規劃由國務院審批的通知
2013-01-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醫藥衛生體制五項重點改革2011年度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1-02-1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
2011-01-26關于全國深入開展嚴厲打擊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行為專項行動視頻會議的補充通知
2010-10-26國務院關于促進企業兼并重組的意見
2010-08-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采取綜合措施對耐火粘土螢石的開采和生產進行控制的通知
2010-01-02彩票管理條例
2009-05-0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搞活流通擴大消費的意見
2008-12-30國務院關于推進重慶市統籌城鄉改革和發展的若干意見
2009-01-26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切實加強農業基礎建設進一步促進農業發展農民增收的若干意見
2007-12-31關于印發《關于中央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指導意見》的通知
2007-12-29國務院關于實施企業所得稅過渡優惠政策的通知
2007-12-26關于開展中央企業所屬賓館酒店類單位情況調查的通知
2007-08-08國務院關于工人職員在企業之間調動工作后的工資和補助費的暫行規定
1957-07-29中華人民共和國工商統一稅條例(草案)[失效]
1958-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