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全國江河堤防建設現場會會議紀要》已經國務院批準,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本地區、本部門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1999年是具有特殊重要意義的一年。我們將慶祝建國50周年,我國政府將恢復對
澳門行使主權。搞好堤防建設、確保大江大河安全度汛,事關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各地區和有關部門,要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切實加強對堤防建設的領導,統籌規劃,精心組織,全力抓好江河堤防建設工作,確保工程質量,確保明年安全度汛。
全國江河堤防建設現場會會議紀要
經國務院批準,水利部于1998年12月19日至20日在
湖北省
荊州召開了“全國江河堤防建設現場會”。長江、嫩江和松花江等流域1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水利部門和長江、黃河等7個流域機構的負責同志參加了會議。國家計委等8個部委和湖北等7個堤防建設任務重的省的負責同志應邀出席會議。國務院副總理溫家寶出席會議并作了重要講話。
會議代表實地察看了今年汛期抗洪形勢最嚴峻、堤防險情最集中的洪湖、監利長江干堤建設情況,考察了垂直鋪塑、土工布防滲、高噴防滲墻等堤基堤身處工程和吹填加固工程。會議聽取了湖北、
江蘇、
安徽、
黑龍江4省代表介紹本省加快堤防建設、狠抓質量管理的做法和經驗,分析了當前我國江河堤防建設的進展情況和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今后一個時期堤防建設的主要目標和總體要求,著重研究了堤防建設工程質量問題以及要突出抓好的幾個關鍵環節。會議紀要如下:
一、充分認識搞好堤防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會議認為,水利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必須堅持中央確定的全面規劃,統籌兼顧,標本兼治,標本兼治,綜合治理的原則。就防洪建設而言,要貫徹“蓄泄兼籌,以泄為主”的方針,通過堤防建設、分洪攔蓄、水庫調節、河道整治等措施提高綜合防洪能力。堤防是整個防洪工程體系的基礎,是防洪的重要屏障,在抵御洪澇災害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但是,今年特大洪水的沖擊暴露出來的我國水利建設,特別是堤防工程中的一些問題,嚴重威脅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從歷史上看,我國大江大河連續兩年,甚至連續幾年發生大洪水的情況并不少見,因此,不能排除長江還有發生大洪水的可能。黃河、海河多年沒有來大洪水,發生的機率也在增大,特別是黃河在連續幾年出現枯水、斷流的情況下,會不會來一次大洪水,也難以預料。對淮河等其他江河,也不能掉以輕心。在這個問題上,來不得半點麻痹和僥幸,絲毫不能疏忽,必須立足于來大水,防大汛。
會議強調,1999年是建國50周年,我國政府將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確保大江大河安全度汛具有特殊重要意義。現在離明年汛期只有半年時間,各級領導要有緊迫感,務必抓住今冬明春這個水利建設的有利時機,千方百計把大江大河重要堤防建設好。
二、堤防建設的主要目標和總體要求
會議指出,今后一個時期堤防建設的主要目標是:經過二三年努力,使長江、黃河等大江大河的一類堤防工程,配合使用其他防洪設施,達到能防御建國以來發生最大洪水的標準;其他重要支流和湖泊的二類堤防建設,要根據輕重緩急,力爭兩年內完成。
堤防建設總的要求是:在現有的堤防工程設施基礎上,統一規劃,科學設計,突出重點,分步實施,加強科研和新技術推廣應用,建設高標準、高質量的江河堤防。要把長江、黃河等7大江河干流堤防,以及保護重點城市、鐵路干線、重要工礦企業的支流堤坊,作為重中之重,加快建設進度。對今年大水后堤防斷面嚴重不足的堤段,基礎滲漏嚴重的堤段,要優先安排整修加固。
會議指出,今冬到明年汛前要突出抓好以下幾項工作:第一,優先保證水毀工程修復,保證堤身堤基的重大險情處理、險工險段加固;第二,加快堤基防滲處理,重點搞好管涌易發段的堤腳內、外壓滲平臺的處理,力爭汛期不發生重大管涌險情;第三,對重要河段已發生的崩岸,要采取有效措施進行防護,對可能發生崩岸的堤段要有預防措施;第四,對今年汛期依靠子堤擋水的薄弱堤段,要按已批準的規劃設計加高培厚。
三、采取有效措施,建設高標準、高質量堤防
會議指出,從各地情況看,目前堤防建設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問題,需要及時研究解決。一是部分項目前期工作較差,缺乏科學的規劃設計,建設標準不明確,存在堤頂高程盲目攀高的傾向,甚至存在邊勘察、邊設計、邊施工的“三邊”現象,有的擅自修改已經批準的設計;二是有的項目施工技術不能滿足工程建設需要,特別是堤防基礎防滲處理仍是薄弱環節;三是有的項目組織管理不力,沒有實行公開招標投標制度和工程監理制度,施工過程中監督檢查不夠,有些項目尤其是以農民投工投勞為主的項目,質量隱患較多;四是少數地區項目配套資金不落實,投資有缺口,或建設施工超概算,甚至有挪用項目資金的情況,容易造成偷工減料,給工程質量留下隱患。
會議強調,黨中央、國務院非常關心和重視基礎設施建設的工程質量問題,特別是對水利工程建設質量,尤為關注。今年面對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中央果斷采取擴大內需的措施,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通過發行國債來大搞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這對水利建設來說是個難得的機遇。現在關鍵是要以對國家和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用好這筆資金,確保工程質量。
會議提出以下要求:
第一,加強項目的前期工作,抓緊做好堤防建設的規劃、設計。各地的堤防建設規劃要結合整個防洪工程體系統一規劃,統籌考慮,恰當安排。要從各流域綜合防洪能力出發,根據不同的水情、堤情和汛期暴露出來的重要問題和隱患,組織有資信、有權威的專門機構和各方面專家進行充分論證,提出不同的堤防設計標準和要求,不能盲目攀比堤頂高程。首先要抓緊完成重點堤段和水毀工程修復的設計工作,集中資金,確保重點,切忌“撒芝麻”。必須明確,前期工作做得不夠,達不到要求的決不能開工建設。
第二,大力推行工程建設招標投標制。要下決心在堤防工程建設中引入競爭機制,真正按照“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進行規范化的招標投標工作,盡快扭轉項目公開招標投標比例低、運作不規范、片面強調本地區本行業利益、招標投標流于形式的狀況。特別要防止層層轉包,資金流失,偷工減料,埋下質量隱患。要加大對招標承包中違法、違紀行為的查處力度,嚴厲打擊玩忽職守、行賄受賄、權錢交易等違法違紀行為。
第三,落實各項責任制,嚴格工程建設監理。要層層建立領導責任人制度,領導責任人對項目的建設管理負完全責任。誰負責的工程出了問題,不管今后調到什么地方不管升多大的官,都要追究行政和法律的責任。同時,設計、監理、施工、驗收等,也要明確具體負責人,切實把責任落到每一個項目,每一個堤段,每個環節。要通過公平競爭的辦法,選擇具備資質的監理單位,對項目進行全過程、全方位監理。
第四,切實搞好堤防滲及基礎處理。設計、建設和施工等單位都要把加強堤防防滲及基礎處理作為重點來抓,認真開展基礎勘探,摸清楚堤基的地質條件,采用防滲綜合技術措施,提高堤防基礎防滲能力。對堤身防滲也要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一類堤防建成后,要基本杜絕管涌等重大險情的發生。
第五,積極推廣使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各地要根據具體情況,推廣土工布的應用和垂直鋪塑、高壓噴射灌漿防滲、混凝土防滲墻等技術。同時,要組織力量,對河勢控制與崩岸治理,堤防隱患探測、掃描等技術難題,開展科技攻關,尋求有效辦法,力爭有新的突破。
第六,認真做好稽察、審計和驗收工作。各地各部門要組織力量深入下去,到重點工程、重點地方進行檢查。對稽察、檢查中發現的問題,要認真解決,堅決糾正。要建立項目資金使用年度審計制度,竣工決算驗收制度,加強項目審計。項目竣工后,要組織有關專家進行驗收,對質量不符合要求的工程,要追究責任并堅決返工。經驗收合格投入使用的工程,要制定科學的管理辦法,明確責任,加強工程的管理維護。
四、明確分工,落實責任,切實加強對堤防建設的領導
會議強調,各地和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江河堤防建設,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分工合作,密切配合,把這項工作作為認真貫徹黨的十五屆三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的一項重要內容,認真抓緊抓好。
水利部及各流域機構要加快堤防建設專項規劃的編制和審批,盡快完善堤防建設的各項規范、規程和標準,抓緊組織對各地提出的堤防建設項目的審查,加強技術指導和工程質量監督檢查,協
調解決省際間堤防建設工作的問題。
計劃部門要嚴格遵循基本建設程序,按照總體規劃和確保重點的要求,認真審批堤防建設項目,統籌安排和及時下達項目資金計劃,同時做好政策協調工作,加強對國家投資的重點建設項目的稽查、監督。
國家經貿委要盡快制定和頒布土工布質量標準,督促土工布生產企業確保質量,降低成本,以利推廣。
財政部門要嚴格資金管理,按照計劃加快資金撥付進度,專款專用,及時到位,并加強對資金使用情況的監督檢查,防止擠占挪用,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科技、國土資源、建設及有關工業部門要加強技術服務和技術指導,積極做好堤基處理等方面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的科研推廣應用。
各級地方政府要對當地堤防建設負總責,切實加強組織領導。要把堤防建設與防汛責任制緊密結合起來,督促各有關部門狠抓各項制度和措施的落實,廣泛發動群眾,積極籌措地方配套資金,協調和解決好工程建設中的實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