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于8月24日-30日召開的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議程中,審議《反壟斷法》草案在列。
《反壟斷法》1994年被列入人大立法議程。對于這一次,多位參與立法的人士均透露,“不出意外的話,反壟斷法有望獲得通過。”
8月1日,商務部條法司司長尚明就表示,目前的《反壟斷法》草案內容已經“較為完善”。多位參與立法討論的專家透露,三審稿和二審相比可能“不會有大的變化”。
目前,有關對壟斷國企的管轄、行業監管與競爭監管的關系、反壟斷執法機構、行政壟斷的法律責任落實,以及對出口卡特爾的豁免等問題,在法案通過前都特別引人關注。
與現有行業監管法會否沖突
有人擔憂,在很多行業,《反壟斷法》可能被其他眾多的行業法所取代,威力大為削減。因為問題的關鍵涉及到行業監管與競爭監管、各種行業法與反壟斷法的關系問題。這在草案一審前后就爭議巨大。
立法小組成員、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時建中表示,《反壟斷法》和其他行業監管法的關系不是一般法和特別法的關系,因此不存在特別法優先于一般法實施的情況。而作為“經濟憲法”的反壟斷法是基本法,其他法律應該不得與之相沖突。
時建中說,立法過程中他們一直呼吁賦予反壟斷委員會配備對相關行業監管規則進行審查的職權,但迄今為止的草案中并未能實現。所以,三審稿中對《反壟斷法》的定位也倍受關注。
大型國企壟斷行為怎么管
二審稿在總則中增加數條規定,其中最受關注的是二審中增加的總則第七條有關大型國企的規定。
該規定表述為,“國有經濟占控制地位的關系國民經濟命脈和國家安全的行業以及依法實行專營專賣的行業,國家對其經營者的合法經營活動予以保護。”
在加強保護的同時,該條也強調國家對其經營行為和價格“依法實施監督和調控,維護消費者利益,促進技術進步”,并指這些行業不得利用其控制地位或專營專賣地位損害消費者利益。
目前,進入中國500強前10位的都是壟斷行業的企業,整個500強名單也呈現“壟斷為大”的特點。有關統計數據顯示,中國企業前500強大多數是國有企業,所在行業大部分為石油、電力、鋼鐵等壟斷性行業。這些企業無一例外都有濃厚的國家背景,掌握著強大的資源優勢。同濟大學知識產權學院副院長劉曉海教授認為,有些國有壟斷企業享受的是副部級的待遇,連門衛都可以拿幾千元工資,這其實是非常不公平的一件事情。
那么在新的《反壟斷法》面前,像中石油、國家電網等這樣的壟斷企業如何監管?
《反壟斷法》起草專家組成員、對外經貿大學教授黃勇表示,“突出對國有占控制地位企業的保護。”但是其中的“依法”指定不明確,導致對壟斷國企的競爭監管管轄權也不明確,條文中強調的保護消費者利益等其他目的可能難以落實。
一審稿第二條規定,“對本法規定的壟斷行為,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一審稿第四十四條還規定,“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由有關部門或者監管機構調查處理的,依照其規定”,有關部門或者監管應處理而未處理的,反壟斷執法機構可以調查處理,但應當征求有關部門或者監管機構的意見。
而二審稿則改為在附則第五十六條做出規定,“連有關部門或者監管應處理而未處理的,反壟斷執法機構可以調查處理這一項都取消了。”黃勇說,如果這些規定沒有厘清,可能導致這些壟斷國企被排除在競爭監管機構(反壟斷委員會和反壟斷執法機構)的管轄之外。
誰來執法
中國的反壟斷立法之所以遲遲難以出臺,這與它或多或少一直受到來自某些行業以及政府部門的抵制有關。我國在完善社會主義市場體制,與西方國家出臺《反壟斷法》的情況相差甚遠。我國要實行反壟斷法,最大的困難在哪里?#p#分頁標題#e#
關于反壟斷執法機構的問題,一審稿確定的反壟斷委員會加反壟斷執法機構的雙層架構模式在二審中沒有重大變化,只是給反壟斷委員會增加了“制定、發布反壟斷指南”這項職責。黃勇分析,如果沒有明確統一執法機構,由委員會來制定執法標準,比由相關執法機構自己制定要進步很多。
二審稿同時刪去了該委員會“由國務院有關部門、機構的負責人和若干專家組成”的內容。這樣,反壟斷委員會的組成、議事方式、工作規則以及其更為詳細的職責和權限將由國務院另行規定。時建中分析,這個規定相當于反壟斷委員會的組織法,是未來反壟斷法實施細則和配套法規中非常關鍵的內容。
而雙層架構下的第二層——反壟斷執法機構具體如何組織,是統一還是分散,黃勇分析說,從目前的條文看沒有明確,還是“待定”。
目前,國家發改委、商務部和國家工商總局三家都有反壟斷的相關職責,而具有與此相關職權的其他行業監管部門更是眾多。參加立法的專家們都期待成立相對獨立、專業、權威的統一執法機構,以保證執法的效果。
在二審過程中,傅志寰、應松年、王茂林和蔣祝平等多位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也提出了類似意見。他們擔心,分散執法的格局容易造成“互相推諉、互相爭權”,以及執法標準不統一,行政資源浪費,企業負擔過重和無所適從等一系列問題。
誰能享受反壟斷豁免權
二審稿第十五條規定了七種可以得到反壟斷豁免的壟斷協議,同時規定了獲得豁免的條件,即協議“不會嚴重限制相關市場的競爭,能夠使消費者分享由此產生的利益”。但“為保障對外貿易和對外經濟合作中的正當利益的”則不受此條件限制。
一位分析人士說,這主要是針對我國出口企業競相壓價、惡性競爭的情況,對由相關企業,包括行業協會等組織達成的出口價格協議實行反壟斷豁免。
“這對規避海外的反傾銷調查或許有利,但可能會傳達錯誤的信號,國內出口企業的價格協議會面臨海外的反壟斷訴訟和反壟斷調查風險。”這位人士分析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法
2010-06-25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選舉辦法
1994-03-15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1995修正)
1995-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2001修正)
2001-06-30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有關文物的規定適用于具有科學價值的古脊椎動物化石、古人類化石的解釋
2005-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
2001-02-28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命辦法
1995-03-11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地方性法規對法律規定的執法主體可否作出調整問題的答復
1996-09-20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
1996-05-15娛樂場所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幣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農藥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16浙江省行政規范性文件異議審查處理辦法
2014-12-10國務院關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審批項目的決定
2013-11-08學校體育工作條例
1990-03-12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印發工業轉型升級規劃(2011—2015年)的通知
2011-12-30國務院關于穩定消費價格總水平保障群眾基本生活的通知
2010-11-19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安全監管總局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煙花爆竹安全監督管理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0-11-08中國2010年世博會《上海宣言》
2010-10-31政府參事工作條例
2009-11-02保安服務管理條例
2009-10-13紡織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
2009-04-24關于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工作的指導意見
2008-09-26國務院關于修改《外商投資電信企業管理規定》的決定(國務院令第534號)
2008-09-10國務院關于印發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
2007-06-03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積極發展現代農業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
2007-01-29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關于調整中央人民政府機構的決議
1952-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