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條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即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用人單位應當建立職工名冊備查。
【解讀】本條是關于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的規定。
用人單位是是指依法招用和管理勞動者,形成勞動關系,支付勞動報酬的勞動組織。根據本法的規定,本法的用人單位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以及勞務派遣單位。勞動者是指達到法定年齡,具有勞動能力,并實際參加社會勞動,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生活資料主要來源的自然人。勞動關系是指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在實現勞動過程中建立的社會經濟關系。從廣義上講,生活在城市和農村的任何勞動者與任何性質的用人單位之間因從事勞動而結成的社會關系都屬于勞動關系的范疇。本法所稱的勞動關系,是指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為其成員,勞動者在用人單位的管理下提供有報酬的勞動而產生的權利義務關系。勞動關系的一方(勞動者)必須加入某一個用人單位,成為該單位的一員,并參加單位的生產勞動,遵守單位內部的勞動規則;而另一方(用人單位)則必須按照勞動者的勞動數量或質量給付其報酬,提供工作條件,并不斷改進勞動者的物質文化生活。勞動關系的基本內容包括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的工作時間和休息時間、勞動報酬、勞動安全衛生、規章制度、勞動保險、職業培訓等。此外,與勞動關系密切聯系的關系還包括勞動行政部門與用人單位、勞動者在勞動就業、勞動爭議和社會保險等方面的關系,工會與用人單位、職工之間因履行工會的職責和職權,代表和維護職工合法權益而發生的關系等。本條規定了勞動關系的建立時間和建立職工名冊備查兩項內容。
一、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自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從事勞動合同約定的工作之日起,勞動關系即確立。雙方可以就按照約定享受權利和履行義務,接受勞動法律、法規的約束。
二、用人單位應當建立職工名冊
對于與本單位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建立職工名冊,以備勞動行政部門查看。職工名冊一般包括勞動者的姓名、性別、民族、出生年月、文化程度、政治面貌、職務、級別等內容。建立職工名冊,對于用工管理、解決勞動爭議、統計就業率和失業率等都有著很大幫助,同時也便于勞動行政部門行使勞動監察職責。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
1982-11-1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件一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的產生辦法修正案》的決定
2010-08-28縣各界人民代表會議組織通則[失效]
1970-01-01政務院及其所屬各機關組織通則[失效]
1970-01-01省各界人民代表會議組織通則[失效]
1970-01-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嚴懲拐賣、綁架婦女、兒童的犯罪分子的決定
1991-09-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萬國郵政聯盟組織法第六附加議定書》的決定
2003-06-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完善人民陪審員制度的決定
2004-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的決定(2005)
2005-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入《乏燃料管理安全和放射性廢物管理安全聯合公約》的決定
2006-04-29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大韓民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1-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 關于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二十四條第二款的意見
1999-01-16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
1984-09-20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同胞投資保護法
1994-03-0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的決定 [修正]
2000-10-31技術進出口合同登記管理辦法(失效)
2001-12-30臺灣省出席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協商選舉方案
2002-04-28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投資基金法
2003-10-28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2014修訂)
2014-07-29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實施條例(2016修正)
2016-06-06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稽查條例(2016修訂)
2016-06-19人工影響天氣管理條例(2020修訂)
2020-03-27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法實施條例
2020-01-01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農藥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16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4-23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
2014-07-24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
2014-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