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條 【被告答辯】被告應當在答辯期屆滿前提出書面答辯,闡明其對原告訴訟請求及所依據的事實和理由的意見。
條文注釋
本條是對被告的答辯義務和答辯內容的規定。
根據本條規定,被告只需提出書面意見即可,不要求附有相應的證據材料。被告答辯狀應當從三個方面提出看法:(1)對原告訴訟請求的看法;(2)對原告起訴所依據的事實的看法,事實是存在還是不存在,或者部分存在等;(3)對原告的起訴理由的看法,是同意還是不同意,還是部分不同意等等。但根據本司法解釋第八條和第七十四條的規定,涉及被告自認的問題,如果構成自認,不管是否虛假答辯,都要免除原告的相應的舉證責任,被告提出答辯狀應當慎重。
被告在答辯屆滿期間不提出答辯狀不會產生不答辯(即答辯失權的效果),也不可視為承認了原告的訴訟請求。要注意的是,根據本解釋第八十一條的規定,人民法院在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時,不受本條的限制。
關聯法規
《民事訴訟法》第38、52、113、130、133、150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48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8、74、81條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三十九號)
2010-12-25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的決定 附:修訂本(2010修正)
2010-03-2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草案)》的決定
1987-04-01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1988修正)
1988-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的決定(2004)
2004-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的決定(2004)
2004-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秘魯共和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5-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臺灣省出席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協商選舉方案的決定
1987-09-0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長江南通港、張家港對外國籍船舶開放的決定
1982-11-19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的決定(1995)
1995-02-28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命辦法
1993-03-20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警銜條例
1992-07-01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2014修訂)
2014-11-27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5-04國家宗教事務局行政處罰實施辦法
2013-12-31國務院關于落實《政府工作報告》和國務院第一次全體會議精神重點工作部門分工的意見
2013-03-28國務院關于加強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見
2012-07-22國務院關于印發中國婦女發展綱要和中國兒童發展綱要的通知
2011-07-30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大財政教育投入的意見
2011-06-29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內蒙古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1-06-2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11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
2010-12-09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對埃塞俄比亞等32個最不發達國家部分商品實施零關稅的通知
2010-06-01廣播電臺電視臺播放錄音制品支付報酬暫行辦法
2009-11-10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條例
2009-05-1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政府采購管理工作的意見
2009-04-10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創業投資引導基金規范設立與運作指導意見的通知
2008-10-1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08年節能減排工作安排的通知
2008-07-15國務院關于支持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見
2008-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