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認真做好電力供應有關工作的通知》(國辦發[2003]21號)精神,規范電力市場秩序,保證電力供應,我會組織制定了《關于發電廠并網運行管理的意見》。現印發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發電廠并網運行管理過程中的重大問題請及時報告我會。
二00三年七月二十二日
關于發電廠并網運行管理的意見
為適應電力體制改革的需要,保障電網及并網發電機組的安全、優質、經濟運行,依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現就發電廠并網運行管理提出以下意見。
一、原則
1.公平、公正、依法、透明。
2.保證電網及并網發電機組安全、優質、經濟運行。
3.發電廠并網運行管理建立聯席會議制度,電網與電廠應定期召開聯席會議,研究決定電網和電廠運行管理中的重大問題,通報有關情況。運行管理由省級及以上電網經營企業會同并網電廠進行。
二、發電廠并網運行管理的范圍
1.與省級及以上電網并網(聯網)運行的發電機組。
2.并入各省級及以上電網所屬地區電網的自備電廠和公用電廠的發電機組。
三、發電廠并網運行管理的依據
1.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有關部門下達的技術規定、標準,電網調度規程,并網調度協議和購售電合同,安全性評價、安全檢查以及事故調查提出的反事故措施等。
2.電網商并網電廠制定的發輸變電設備檢修計劃,電網調度機構(以下簡稱調度機構)下達的季(月)電壓控制曲線(含修改)或考核電壓檢測點的電壓及機組無功出力(含修改)、日發電負荷計劃曲線(含修改)。
3.電網調度機構的電能量計量系統或能量管理系統(EMS)采集的實時數據和當班調度員的值班錄音記錄。
四、發電廠并網運行管理的內容
(一)安全管理
1. 安全管理制度。涉及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的勵磁系統和調速系統,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并網電廠高壓側或升壓站電氣設備,調度通信和自動化設備等運行和檢修安全管理制度、操作票和工作票制度等,應符合所在電網的安全管理規定。并網電廠運行方式應滿足所在電網的要求。
安全性評價。并網電廠應定期開展并網安全性評價工作,達到所在電網規定的并網必備條件和評分標準要求,并認真落實整改措施。
2.安全檢查。并網電廠參加電網與電廠協商確定的涉及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的安全檢查,落實檢查中提出的防范措施。
3.反事故措施。電網企業應針對電網的安全生產形勢、安全運行中暴露的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年度運行方式等,及時制訂和落實反事故措施,其中涉及電廠一、二次設備的措施,并網電廠應及時落實。
4.并網電廠應按規定制訂全廠停電事故處理預案,參加電網組織的聯合反事故演習,編制反事故預案,提高對事故的反應速度和處理能力。
5.事故通報和調查。電網應及時向并網電廠通報有關電網事故情況、原因及影響分析。并網電廠應向電網通報涉及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的有關設備事故情況,參加相關機組的事故調查。提供所需的故障錄波圖、事故時運行狀態和有關數據資料。
(二)運行管理
1.調度紀律和規定。
并網電廠應嚴格執行調度指令,及時、準確報送設備異常和事故原因的情況。
并網電廠應嚴格執行電網調度規程、電網安全運行約束條件。嚴格執行勵磁系統、調速系統、繼電保護、安全自動裝置、調度自動化和通信的有關規定。改變調度管轄設備狀態和設備參數,應經調度機構批準。
2.日發電計劃負荷曲線、電量和電壓控制曲線。
電廠的日發電計劃曲線以調度機構下達的日發電計劃曲線(含修改)為準。當電廠實際發電負荷與計劃曲線值的偏差(正或負)超出允許范圍時,即為不合格點或不合格時段。
電廠的日計劃發電量以調度機構下達的日發電計劃(含修改)為準。當發電廠實際發電量超出日發電計劃允許范圍時,即為日計劃發電量不合格點。
并網電廠升壓站母線電壓合格率應以電網調度機構下達的電壓曲線(含修改)和發電力率調節范圍為依據。
3.機組調峰能力。
電網企業商并網電廠依據并網發電設備的技術性能,核定發電機組的額定、最大和最小出力作為電網運行調整及運行管理的依據。統調10萬千瓦及以上火電機組調峰能力原則上應達到額定容量的50%.
機組的起停時間和負荷調節速度應滿足所在電網的調峰要求。承擔起停調峰的機組,應根據起停調峰的次數以電量或獎金方式予以獎勵。
4.機組調節性能。
單機容量20萬千瓦及以上火電機組和單機容量4萬千瓦及以上水電機組應具有AGC功能。AGC調節性能包括AGC功能投運率和調節范圍、AGC指令平均響應速度和平均調節精度等指標。
機組調節系統的頻率偏差死區、轉速不等率和一次調頻投入的機組負荷范圍、負荷調節限制、響應速度等應滿足電網的規定要求。
發電機應具備進相運行能力。電廠應按規定進行發電機進相試驗,在發電機允許運行條件下,進相深度應滿足電網安全運行的需要。發電機的發電力率可調范圍為額定值至調度機構核定的進相運行限額值。
5.機組可用性。
發電機組可用性管理包括非計劃停運、未得到批準而停運、備用或檢修到期機組未按調度指令并網和接帶負荷、機組非計劃停運時間或次數超過規定等。
各種類型機組允許非計劃停運次數和時間,由電網企業商并網電廠合理確定。
計劃檢修外的不可用時間(非電廠原因除外)、計劃檢修超批準工期時間、備用機組未按要求并網而推延的時間以及機組降出力等效非計劃停運時間等統計為年度累計非計劃停運時間。
經批準利用節假日和負荷低谷進行檢修(D級檢修)和消缺的時間不計作非計劃停運時間,但工期超出計劃時,全部消缺時間仍計入年度累計非計劃停運時間。
發電機組非計劃停運造成電網限電(包括事故拉路和低頻低壓減負荷裝置動作切除負荷)或造成電網頻率±0.2Hz及以上波動、機組降出力運行造成電網限電(包括事故拉路)或在電網限電期間機組降出力運行,停運時間仍計入年度累計非計劃停運時間。
新機組商業運行前,可根據電網實際安排在一定的非計劃停運次數和時間內,不計入年度累計非計劃停運時間,但造成電網限電(包括事故拉路和低頻、低壓減負荷裝置動作切除負荷)或造成電網頻率±0.2Hz及以上波動,其停運時間仍計入年度累計非計劃停運時間。
機組計劃大修(A/B級檢修)完工首次并網后發生的第一次非計劃停運不計入年度累計非計劃停運時間。
(三)檢修管理
1.嚴格執行設備的停復役管理制度。發電企業應根據發電設備檢修導則和設備健康狀況,編制年度機組檢修計劃和三年滾動規劃。
2.并網電廠提出機組變更計劃檢修的,電網企業應積極予以安排。電網無法安排時,應通知發電廠按原定計劃安排檢修,超計劃檢修工期按實際天數進行考核。
3.并網電廠應嚴格執行升壓站及其輸變電設備檢修計劃。管理內容包括月度計劃檢修完成情況、月度非計劃檢修發生情況以及年度重要設備(110kV及以上的線路、母線、聯變及相應的二次設備)的停役檢修情況等內容。
(四)技術管理
1.并網電廠中涉及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的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勵磁系統和調速系統、并網電廠高壓側或升壓站電氣設備、調度通信和自動化設備等應納入電力系統統一規劃、設計、運行管理,達到技術監督及安全性評價的要求,發現的重大問題應按期整改。
2.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含同期并列裝置)。管理內容包括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滿足技術監督及并網安全性評價要求和發現重大問題按期整改的情況,并網電廠原因導致事故擴大、引起電廠或電網繼電保護、安全自動裝置的不正確動作、退出或對電網造成影響等情況以及機組同期并列情況等內容。
3.調度通信。管理內容包括調度通信達到并網安全性評價要求和重大問題按期整改情況,并網電廠原因造成通信事故、造成電力調度專網通信電路中斷以及電網事故時因電廠通信責任造成繼電保護及遠動通道中斷情況等內容。
4.調度自動化。管理內容包括調度自動化達到并網安全性評價要求和重大問題按期整改的情況,并網電廠發生事故時遙信拒動或誤動、遠動設備故障(遠動數據中斷)時間超過規定時間,遙測量總準確度滿足要求情況、故障和缺陷及時處理解決情況,遙測及遙信數量和內容按時增加或修改情況,電量采集裝置月運行合格率等內容。
5.勵磁系統。管理內容包括勵磁系統強勵水平、放大倍數、時間常數等技術性能參數達到有關國家及行業標準要求或其技術規范滿足所接入電網要求情況、按照調度部門核定的定值、設定特性參數情況等內容。
6.并網電廠高壓側或升壓站電氣設備。管理內容包括并網電廠高壓側或升壓站電氣設備遮斷容量滿足電網要求、絕緣達到所在地區污穢等級的要求、接地網滿足規程要求的情況以及按時整改情況等內容。
7.發電機組涉及機網協調的保護。管理內容包括發電機組涉及機網協調的保護(其中含發電機靜子過電壓、靜子過勵磁、靜子低電壓、發電機低頻率、高頻率、發電機失步振蕩、失磁保護等)達到有關國家、行業標準要求情況、其技術規范滿足所接入電網要求情況等內容。
8.并網電廠設備參數。管理內容包括并網電廠提供勵磁系統及調速系統的傳遞函數及各環節實際參數、發電機、變壓器、升壓站電氣設備等設備實際參數情況或滿足電網要求情況等內容。
(五)技術監督
1.對電網中直接涉及電網安全、優質、經濟運行的發輸配及重要用電設備,納入電力系統統一的技術監督,包括繼電保護及勵磁系統(包括PSS)、AGC與無功調節能力、一次調頻、通信、自動化及安全自動裝置、電能計量裝置、升壓站電氣設備等系統或專業。
2.并網電廠應按國家、行業和所在電網專業技術規定和標準開展技術監督工作。管理內容包括技術監督工作的開展、監督發現問題的處理、設備預防性試驗和檢查的執行、預防事故措施的落實等情況以及技術監督指標等。
五、運行管理考核
1.電網經營企業應會同發電企業定期對并網發電廠運行情況進行考核。考核應包括安全管理、運行管理、檢修管理、技術管理、技術監督管理等內容,并根據電網實際和工作重點,設置不同的權重系數。
2.對發電廠的獎勵應根據發電廠對保證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和提高電網電能質量的作用大小進行。對于電網調峰、調頻和無功電壓調節作出突出貢獻的應給予獎勵。
3.考核可采取扣減違約電量或收取違約金的方式。
4.考核所得的違約電量或違約金應實行專項管理。考核所得應全部用于對參加考核的并網電廠的獎勵。
六、考核監管
1.發電廠并網運行管理考核由電力監管機構實施監管。考核和獎勵的情況,應定期公布,由省級及以上電網經營企業定期向電力監管機構報告。
2.省級及以上電網經營企業應根據本意見,結合本網實際,會同發電企業制訂具體的實施細則,并報政府有關部門和電力監管機構核備后執行。
附件:關于發電廠并網運行管理考核的指導意見(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2015年修正)
2015-04-2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委內瑞拉玻利瓦爾共和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9-04-24中華人民共和國懲治軍人違反職責罪暫行條例[失效]
1981-06-10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聯合國打擊跨國有組織犯罪公約》的決定
2003-08-27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
1993-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的決定
2000-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領海及毗連區法
1992-02-25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2002-06-29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設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專門委員會的決定
2003-03-06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實施條例
2018-01-01工程咨詢行業管理辦法
2017-11-06國家宗教事務局行政許可實施辦法
2013-12-31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2012修訂)
2012-01-0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開展對口幫扶貴州工作的指導意見
2013-02-04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2012-07-09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知識產權局等部門關于加強戰略性新興產業知識產權工作若干意見的通知
2012-04-28國務院三網融合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印發《關于三網融合試點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
2010-08-0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成立國務院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
2009-12-28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印發安全生產治理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
2009-04-03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行政處罰案件違法所得認定辦法
2008-11-21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常駐新聞機構和外國記者采訪條例
2008-10-17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條例
2008-10-09國務院批轉發展改革委電監會關于加強電力系統抗災能力建設若干意見的通知
2008-06-25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環保總局等部門關于加強重點湖泊水環境保護工作意見的通知
2008-01-12國務院關于修改《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的決定
2008-01-13中央企業財務預算管理暫行辦法
2007-05-25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屆全國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關于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的決議
2007-03-15國務院關于2006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
2007-02-27中國人民銀行公告(2007)第6號--發行2007年賀歲普通紀念幣
2007-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