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外匯管理局各分局,外匯管理部,深圳、大連、青島、廈門、寧波市分局:
為了與國際最新外債統(tǒng)計標準接軌,增加外債統(tǒng)計數據的透明度和可比性,經國務院批準,現決定對我國現行外債統(tǒng)計口徑進行調整。現將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外債口徑調整方案
我國原外債口徑是1987年在世界銀行專家的幫助下、按當時的國際標準口徑確定的,其涵義是指居民欠非居民的具有契約性償還義務的外匯負債,但不包括境內外資金金融機構的對外借款,而把境內機構向境內外資金融機構借款計入外債。
近年來,特別是亞洲金融危機以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國際組織吸取東南亞國家金融危機的經驗、教訓,越來越重視成員國外債的風險管理,在外債口徑和期限結構上都做了調整,從而使我國原登記外債口徑與目前國際標準相比存在一定差異。這些差異主要表現在:原外債口徑不包括境內外資金融機構對外債務,但包括境內機構對境內外資金融機構的外匯債務;原外債口徑不包括3個月以內的貿易信貸;原外債口徑不包括經營離岸業(yè)務的中資銀行吸收的離岸存款;原外債口徑下的短期外債不包括未來一年內到期的中長期外債。
經請示國務院批準,現決定按新的國際標準口徑對我國原外債口徑進行調整,具體調整內容如下:1、將境內外資金融機構對外負債納入我國外債統(tǒng)計范圍,同時扣除境內機構對境內外資金融機構負債;2、將3個月以內貿易項下對外融資納入我國外債統(tǒng)計;3、將經營離岸業(yè)務的中資銀行吸收的離岸存款納入我國外債統(tǒng)計;4、在期限結構方面,將未來一年內到期的中長期債務納入短期債務。
二、外債口徑的調整對我國外債的影響
(一)不增加我國的償債責任。境內外資金融機構對外負債、貿易信貸和中資銀行吸收的離岸存款,在口徑調整前均已存在,且均按不同的方式正常地對外支付。將未來一年內到期的中長期外債計入短期外債,僅是債務期限結構的調整,也不會增加實施的債務償付金額。因此,就外債償還責任而言,口徑調整前與調整后無任何變化。
(二)外債口徑調整后,我國外債余額雖有所增加,但各項安全性指標仍在安全線以內。按2000年底的數據計算,我國的債務率為61.3%、負債率為16.2%、短期債務比例為29.1%,均在安全線以內。除上述指標外,目前國際權威機構更重視短期外債與外匯儲備的比例,認為這一指標更能準確反映一國現實的對外支付能力。按2000年底的數據計算,我們這一指標為30.6%,大大低于安全線。這表明我國當前外債的整體情況良好。
三、外債口徑調整后外債管理政策暫不改變
此次調整統(tǒng)計口徑,僅要求境內外資金融機構報外債統(tǒng)計數據,現行的外債管理政策不變。即境內外資金融機構對外借款不需指標和審批;境內中資機構向境內外資金融機構的中長期借款仍需外債指標并需經總局審批,短期借款仍需短期外債指標,境內機構向境內外資金融機構的借款仍需辦理外債登記和還本付息核準手續(xù)。
四、外債口徑調整的實施步驟
(一)境內外資金融機構對外負債的統(tǒng)計。總局已在原《外債統(tǒng)計監(jiān)測系統(tǒng)》的基礎上開發(fā)了《外資銀行外債統(tǒng)計監(jiān)測系統(tǒng)》銀行版和分局版,并對原《外債統(tǒng)計監(jiān)測系統(tǒng)》進行了修改,將于7月組織對各分局的業(yè)務人員和技術維護人員進行培訓。培訓完成后,要求各分局人員對所在地的境內外資金融機構和下級局的業(yè)務人員和技術維護人員進行培訓,并將銀行版軟件下發(fā)給各外資金融機構,供其統(tǒng)計和報送外債數據時使用。
(二)各分局在接到本通知及與之同時下發(fā)的《關于境內外資金融機構報送對外負債數據有關問題的通知》和《關于中資外匯指定銀行就遠期信用證進行外債登記的通知》文件后,應盡快組織數據的統(tǒng)計和報送工作。各境內外資金融機構和中資外匯指定銀行應從9月開始向所在地外匯局定期報送對外負債數據和遠期信用證數據。對外負債數據包括截止6月底的余額和7、8月份的發(fā)生額及余額;遠期信用證數據包括6、7、8月份各月的余額。
(三)各分局應從9月開始向總局報送相關數據。境內外資金融機構的對外負債數據隨原外債統(tǒng)計數據一同上報;遠期信用證數據按新報表格式匯總后隨《資本項目系列統(tǒng)計報表》一同上報總局,原系列報表中的表四格式同時廢止。
五、具體的統(tǒng)計范圍和方法
(一)境內外資金融機構對外負債數據(包括1年期以內〈含1年〉的短期拆借資金、1年期以上的中長期借款、對外開出的遠期信用證、吸收的非居民存款),以電子數據方式報送、統(tǒng)計。一家境內外資金融機構欠同一家境外機構的一個月以內的債務按一筆債務填報;超過一個月以上的對外借款,逐筆填報;對外開出的遠期信用證數據匯總填報;吸收的非居民存款匯總填報。
(二)貿易信貸的統(tǒng)計。貿易信貸主要包括三方面內容:遠期信用證、非信用證項下的延期付款、預收貨款。對于遠期信用證,實行匯總統(tǒng)計的方法,即給每家有國際結算業(yè)務的金融機構分配兩個債務編號,一家金融機構一年期以內(含)的遠期信用證作為一筆統(tǒng)計;一年期以上的遠期信用證作為一筆統(tǒng)計。對于非信用證項下的延期付款和預收貨款仍按現行辦法操作,同時,有條件的分局應與國際收支統(tǒng)計部門合作對該類債務占整體貿易進口付匯的比例進行調查,并將調查結果報總局資本司。
(三)離岸存款。由經營離岸業(yè)務的金融機構向所在地外匯局報送匯總數據。
(四)期限結構的調整。由總局統(tǒng)一進行,各分局可不考慮該項調整內容。
各分局在執(zhí)行過程中如遇到問題,應及時向總局反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法蘭西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8-04-24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
1986-12-02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村民委員會和村經濟合作社的權利和關系劃分的請示的答復
1992-01-31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如何理解和執(zhí)行法律若干問題的解答(六)
1995-02-01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命的辦法
2003-03-10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2005-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港口法
2003-06-28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失效)
1995-07-0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qū)籌備委員會關于澳門特別行政區(qū)公共機構的徽記、印章、旗幟問題的決定
1999-04-10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實施辦法(2017修正)
2017-11-17中華人民共和國瀕危野生動植物進出口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跨省域補充耕地國家統(tǒng)籌管理辦法
2018-03-29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實施細則(2016年修正)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關于印發(fā)《中央和國家機關會議費管理辦法》的通知
2013-09-13國務院關于加快發(fā)展養(yǎng)老服務業(yè)的若干意見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fā)中央國家機關及有關單位對口支援贛南等原中央蘇區(qū)實施方案的通知
1970-01-01中央對地方專項撥款管理辦法
2000-08-07國務院關于印發(fā)能源發(fā)展“十二五”規(guī)劃的通知
2013-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做好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的意見》任務分工的通知
2011-12-28軍工關鍵設備設施管理條例
2011-06-26國務院關于修改《工傷保險條例》的決定
2010-12-20國務院關于穩(wěn)定消費價格總水平保障群眾基本生活的通知
2010-11-19國務院關于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的意見
2010-10-10國務院三網融合工作協(xié)調小組辦公室印發(fā)《關于三網融合試點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
2010-08-02保安服務管理條例
2009-10-13規(guī)劃環(huán)境影響評價條例
2009-08-17彩票管理條例
2009-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