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證據 法律制度 宗旨
證據法律制度的宗旨是指證據法律制度的主導思想或主要旨趣,即證據法律制度的制定必須遵行憲法,充分保障訴訟當事人的證明權,保證法院公正、及時地認定案件事實,為法院適用法律做出裁判提供事實方面的根據。
1.證據法律制度必須遵行憲法
在法治社會,憲法具有最高權威地位,我國證據立法理所當然地遵行我國憲法精神、原則和規范,是對憲法的具體實踐。
首先,證據法律制度的目的服從憲法的目的,或者說在憲法的目的框架內確立證據法的目的。這一點必須始終貫徹于證據立法之中。充分保障國民所享有的人身權和財產權是憲法的主要目的,那么證據法通過保障法院真實、及時地認定案件事實,為法院正確適用法律和做出合法裁判提供充分真實的事實方面的根據,來保護當事人合法的人身權和財產權。為實現憲法這一目的,證據法應該提供和保障當事人擁有足夠的手段和機會獲取充足的證據來證明案件事實。
其次,現代憲法充分肯定國民的法主體地位,這就要求在證據法中也必須肯定當事人的程序主體地位。在證據法領域,當事人的程序主體地位集中體現為,當事人擁有影響裁判結果的充分的參與機會,如提出證據、進行辯論和表達意見等機會,未被賦予此機會所調查收集的事實和證據不能作為判決的根據,從而確保法院裁判所依據的事實是當事人所信賴的事實。如果從權利的角度來考察,那么這一要求也體現了訴訟聽審權的內容。各國普遍認為,從正當程序或程序保障的角度來看,為禁止法院突襲判決,對于判決所處理的事項和作為判決基礎的事實證據都須進行聽審。
再次,證據法律制度應將憲法有關原則具體化。比如,我國《憲法》第三十三條中確立的“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則,是法治國家的當然內涵。 該原則在證據法中,則表現為當事人享有平等的證明權和辯論權,以及有關這些權利平等行使的具體規則。當事人平等地提出證據、進行辯論,能夠最大限度地實現程序正義和再現案件真實。
2.證據法律制度保障訴訟當事人的證明權
證明活動或行為界定為責任,例如提供證據的責任。同時,我們也應當從法律權利的角度來看待當事人的證明活動或行為,實際上當事人的證明也是一種權利行為,任何一個國家的法律都保護當事人有提供證據證明待證事實真相的權利。所以,法律在原則上不得隨意限制當事人的證明權。
需交待的是,當事人的證明權體現為有權向法院提出證據來證實利己的案件實體事實,是民事訴訟當事人所享有的一項基本訴訟權利,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權利主張和事實主張都有權利加以證明。但是,與證明責任不同,當事人的證明權不涉及證明不能的后果應由誰來負擔的問題,而是關于當事人在訴訟中對案件事實證明行為的自由支配性的問題,無論法律上是否預設該當事人承擔證明責任,當事人都享有證明權而不是一種責任。
我國證據法律制度應當充分遵從憲法的精神和原則,充分肯定當事人的程序主體地位,以當事人主導原則為其制度基礎,強調以正當程序保障當事人證明權等程序基本權。訴訟是從法律上來處理當事人的實體權利義務,所以在訴訟中當事人請求法院支持自己的訴訟請求,為此當事人即須提供案件事實來支持自己的訴訟請求,而當事人主要是通過行使證明權的方式來證明案件事實的真實性。因此,證據法律制度應該提供和保障當事人擁有足夠手段獲取必要證據,同時應該保障當事人享有充足的機會提出證據和進行辯論,從而確保當事人的程序主體地位和合法權益的實現。
我國的證據立法應以保護當事人證明權為主要方面,不能照搬大陸法系國家的做法。因為大陸法系國家基本上是將證據法律制度納入訴訟法典中,單列一章,并且這一章是具有很強烈的職權主義色彩,也就是說這一章不是為當事人規定的,而是為法院進行證據調查和認定事實而規定的。我國的證據立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吸取英美法有關保護當事人收集提供證據的規定,但是也不能照搬英美法系的證據立法,因為英美法系的證據法與英美法系的訴訟構造有著緊密的關系,其對抗制訴訟雖然很精彩但很有技術性,一時難以適用于我國??傊?,我國證據立法要克服大陸法系“法官的證據調查”之不足,充分和合理吸收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有關保障當事人行使證明權的制度,比如有關當事人提供交換證據的制度。
對當事人證明權進行保護應為我國證據立法的宗旨,但是也要從立法上合理設置防止濫用證明權的措施和制度。這里涉及到舉證時限制度和正當地進行證據交換或開示的問題。從各國立法理由上看,要保障當事人平等地進行訴訟上的攻擊防御和禁止證據突襲,就必須設立證據開示制度和舉證時限制度。如果當事人在訴訟中放棄了對某項事實的證明權,或者不按照法律要求(比如超出舉證時限)行使證明權,那么這項事實的證明權就歸于消滅以后不得再行使,即產生失權效(力)。當然,適用失權效規定必須以當事人有過錯造成證據遲延提出為構成要件,否則就不能認為當事人自己放棄了證明權。建立舉證時限制度必須和保護當事人證明權結合起來考慮,完全沒有失權效規定的訴訟,則會破壞訴訟的公平和效率,但是過激的失權效規定則會過分限制當事人行使證明權。
3.證據法律制度保障法院公正、及時地認定案件事實
公正和效率是司法和訴訟的兩個主要價值,兩者在證據法領域則體現為公正和及時地認定案件事實。認定案件事實,為法院適用法律和做出裁判提供事實方面的根據,是證據法的主要目的。證據法的這一目的與“公正和及時”的統一,即保障法院公正和及時地認定案件事實,則構成了證據法的主要宗旨。這一宗旨在訴訟中的實現,有賴于證據法對公正和效率內容和要求的制度化。
?。?)保障法院公正地認定案件事實
司法公正或訴訟公正包括程序公正和結果公正。在制度或立法層面,程序公正即司法程序或訴訟程序符合公正的要求。結果公正是指裁判結果公正,主要體現為事實認定真實和法律適用正確。
在訴訟法典與證據法典分立的立法體例中,證據法典主要就證據法原則、證據種類、證據能力、證明責任、司法認知、推定、自認、證明標準和證據判斷等進行規定。至于訴訟證明的程序,比如證據的提供、審查和判斷等具體程序,實際上被審前準備程序、法庭辯論程序所包含,原則上由訴訟法典規定以維護訴訟程序的完整性,若由證據法典規定則可能造成立法重復和破壞訴訟程序的完整性。因此,有關訴訟證明的程序公正在制度層面主要體現在訴訟法典之中,當然在證據法典中也可適當規定有關訴訟證明的程序公正內容,比如:當事人平等享有和行使證明權和辯論權等;違背法定或公正程序收集到的證據原則上不具有證據能力等等。
至于結果公正,在證據法領域主要體現為真實認定案件事實。通常情況下,訴訟當事人若要獲得勝訴或避免敗訴,則應當提供支持其訴訟請求或者推翻對方訴訟請求的案件事實,而案件事實的真實性則由當事人以證據來證明或依據一些證明規則(如司法認知、推定等)來確認,法院根據對案件事實的最終證明結果而適用法律做出判決。
由于多種因素的制約,法院裁判所依據的“真實”事實并非“絕對的客觀真實”,而是“法律上的真實”(相對真實),即法院裁判所依據的案件事實應當符合實體法和程序法的有關規定,應當達到從法律的角度來衡量是真實的程度。不管怎樣,盡量逼近案件事實的本來面目可以說具有普遍意義。法官必須對作為裁判基礎的案件事實取得確信,其確信程度亦即社會上一般人不懷疑其真實性的程度,這是一個原則。
證據法就是通過設置各種證據證明原則制度來保障法院裁判所依據的案件事實的真實性,比如證據裁判原則要求應當依據具有證據能力的證據來認定案件事實;直接言詞原則要求審判法官應當親自聆聽當事人以言詞形式開展質證辯論;自由心證原則要求法官應當針對具體案情根據經驗法則、邏輯規則和自己的理性良心自由判斷證據和認定事實;誠實信用原則要求當事人和證人等本著誠實、信用和善意提供證據,要求法官本著誠實信用審查證據和認定事實;證明責任的合理分配有助于揭示案件真相;合理的證明標準,要求法官內心對于案件事實真實性的認知達到確信的程度,等等。
?。?)保障法院及時地認定案件事實
司法或訴訟效率追求的是,在保證司法或訴訟公正的前提下,盡可能地減少或節約當事人和國家等的訴訟成本。證據法通過以下原則、制度來保障法院及時地認定案件事實:直接言詞原則促使訴訟迅速進行;誠實信用原則有助于提高訴訟效率;證明責任的合理分配有助于加速訴訟的進程;推定、自認和司法認知在遵守真實性的前提下追求訴訟效率;合理的證明標準能夠促進迅速解決案件,等等。
公正地認定案件事實與及時地認定案件事實之間既存在著一致,也存在著沖突。兩者一致是其主要方面。事實上,直接言詞原則、誠實信用原則、證明責任分配、推定、自認、司法認知、合理證明標準等等,均體現或實現公正與及時認定案件事實之間的一致性。當然,公正與及時認定案件事實之間也會發生沖突,那么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呢?原則上,應當追求和實現公正,因為訴訟或法律本質上要求將公正作為其最高價值,在維護公正的前提下追求效率或及時才是合理的。
來源:http://www.op800.com/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沒有勞動合同拖欠工資怎么辦
2019-06-14勞動仲裁時效是多長
2020-02-24技術開發合同有什么風險
2020-04-10專利權可以買賣嗎,具體怎么買賣呢?
2020-04-14走私假幣罪的構成條件
2020-04-17無房產證房屋買賣合同怎么寫?
2020-04-18這是一篇內部人員測試用的文章,審核別通過啊
2020-04-22遭遇家庭暴力,如何用法律保護自己
2020-04-24學生實習期受傷,誰擔責?
2020-04-27交通事故責任如何承擔?
2020-04-27城鎮職工大病醫療保險能報銷哪些?
2020-04-27一房二賣的不利后果都有哪些
2020-04-28什么是虛假廣告罪
2020-04-29非法集會、游行、示威罪該如何認定
2020-04-30離婚如何確定子女撫養費數額?
2020-05-02軍人離婚夫妻共同財產如何分割?
2020-05-02女性懷孕期間離婚夫妻共同財產該如何分割?
2020-05-03單方起訴離婚流程需要多長時間?
2020-05-03不給子女撫養費可以終止探視權嗎?
2020-05-03二級醫療事故的賠償標準如何?
2020-05-04離婚財產分割原則是男女平等嗎
2020-05-04夫妻離婚都不要子女撫養權怎么處理?
2020-05-04離婚以后男性擁有撫養權可以跟女方生活嗎?
2020-05-04離婚協議子女撫養權有沒有法律效力?
2020-05-04股份有限公司是否需要交稅
2020-05-04施工時觸電死亡該由誰承擔責任
2020-05-04辦理復婚需要什么手續?如何辦理?
2020-05-05協議離婚登記程序需要怎么走?
2020-05-05對方不肯履行離婚協議怎么處理?
2020-05-05如何簽訂離婚協議?需要注意些什么?
2020-05-05網上賭博有風險
2020-05-06勞務合同解除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0-05-06知識產權訴訟如何應對解決
2020-05-08關于農村土地的相關法律規定
2020-05-08結婚彩禮糾紛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0-05-09夫妻單方面買房子獨自還房貸算不算夫妻共同財產?
2020-05-09勞動合同變更時未變內容是否還有效
2020-05-09公司負責人離職:拒絕交還公司公章營業執照不可以
2020-06-16如何證明對方重婚?重婚罪如何起訴?
2020-05-10協議離婚財產約定有沒有法律效力?
20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