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民事責任能力其實也就叫做無民事行為能力,此時通常是指年齡不夠或者精神能力不正常的人。那么根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無民事責任能力人的范圍是什么呢?本文將針對這個問題為你做詳細解答。
一、無民事責任能力人的范圍是什么
(一)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構成要件
1、滿十周歲的未成年人。
2、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
(二)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法律條文
《民法通則》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不能獨立進行民事活動,必須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否則其進行的民事活動無效。但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接受獎勵、贈與、報酬的行為有效。
第十二條 不滿十周歲的未成年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
第十三條 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
第十四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是他的法定代理人。
二、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法律責任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與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因為其主體資格的限制,無法承擔民事責任,但并不意味著他們造成的損害便可不了了之。民法通則第133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監護人盡了監護責任的,可以適當減輕他的民事責任。有財產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從本人財產中支付賠償費用。不足部分,由監護人適當賠償,但單位擔任監護人的除外。”
需要注意的是:
1、夫妻離婚后,未成年子女侵害他人權益的,同該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如果與子女生活方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確有困難的,可以責令未與該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共同承擔民事責任。
2、被監護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監護人明確的,由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如果監護人不明確的,法律規定由順序在前的有監護能力的人承擔民事責任。
3、對于在幼兒園、學校生活、學習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在精神病院治療的精神病人,受到傷害或者給他人造成損害,由于監督責任已轉移到幼兒園、學校、醫院,如果這些單位不能證明自己無過錯,可以責令這些單位適當給予賠償。
通過上文的講解,我們知道無民事責任能力人其實就是指年齡未滿10周歲的未成年人或者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而要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了侵權行為的話,那么此時也是不承擔相應責任的,而是尤其法定監護人承擔相應的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離婚協議書范本2020
2021-03-11一方起訴離婚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24夫妻離婚房貸未還清房產過戶費用是多少?
2021-03-24單方起訴離婚程序有哪些?
2021-02-23離婚起訴狀格式是怎樣的
2021-01-04夫妻辦離婚需要帶什么證件
2021-02-072020無子女離婚協議書范文怎么寫?
2020-12-20法定監護人的權利有哪些
2020-12-30出生證明怎么補辦
2020-12-22有撫養權可以遷戶口嗎?
2020-12-24監護權變更的法律程序是怎樣的
2021-02-25變更監護人的情形,怎樣變更監護人
2020-11-08孩子撫養權歸屬問題怎么解決,撫養費的數額是多少?
2021-02-28什么條件可以上訴變更撫養權
2021-03-12子女撫養費標準是什么,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0-12-01單獨二胎政策實施時間
2021-02-14子女撫養費協議怎么寫?
2021-03-10監護人證明怎么開
2021-01-04醫院出生證明怎么開,應該注意什么問題
2021-02-06小孩出生證明怎么開
20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