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聽到侵害名譽權與誹謗罪,好多人在這兩者之間弄不清楚,如何區分這兩宗關系呢?侵害名譽權與誹謗罪的關系及相輔相成又有所不同。遇到這兩種情況我們應采取那種措施進行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呢?律霸小編給你整理的一下資料希望對您有幫助。
要注意民事侵權行為與誹謗罪的界限。構成誹謗罪的誹謗行為,必須是情節嚴重的,民事性質的名譽侵權行為,不僅在違法程度上輕于誹謗犯罪行為,而且還具有以下不同:
(1)誹謗罪散布的必須是捏造的虛假的事實。如果散布的是客觀存在的事實,雖然有損于他人人格、名譽,但不構成誹謗罪。而名譽侵權行為,即使所述的內容是真實的,但只要是法律禁止公開宣揚的,公開了將有損于他人人格、名譽,也可以構成名譽侵權。甚至敘述的事實愈真實,愈會加重侵權的程度。
(2)法人、團體、組織不能成為誹謗罪的犯罪對象。而在名譽侵權行為中,法人、團體、組織可以成為受害者。如:散布虛假消息,誣說某工廠的產品質量如何低劣等,目的是以不正當的競爭手段搞垮對方。這種行為即使造成了嚴重后果,只能構成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而不構成誹謗罪。
(3)主觀過錯要求不同。誹謗犯罪行為的主觀方面必須是直接故意;而名譽侵權的主觀過錯包括過失行為。此外,即使善意的檢舉、揭發、批評中有不實成分的,也不應以誹謗罪論處。
另外,《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四十六條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老年人、捏造事實誹謗老年人或者虐待老年人,情節較輕的,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有關規定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規定:為了保護個人、法人和其他組織的人身、財產等合法權利,對有下列行為之一,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利用互聯網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利用互聯網侵犯他人合法權益,構成民事侵權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通過以上閱讀我們得知,侵害名譽權與誹謗罪的關系既有聯系也有區別,法律上都有相應的處罰措施。了解了這些規定對我們日常生活中防止此類行為的發生也有一定的意義,尤其是現在互聯網如此發達,有時候無意間的行為可能就構成了侵害名譽權或誹謗,小編整理以上資料希望引起大家注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女方離婚起訴書怎么寫
2021-03-01訴訟離婚程序多長時間?
2020-11-21二次法院起訴離婚程序是什么?
2021-03-02怎么證明分居滿兩年?
2021-01-23新婚姻法離婚財產分割案例
2021-02-12離婚官司怎么打以及需要注意的問題
2020-11-25離婚官司費用是多少,訴訟離婚怎么收費
2021-02-22離婚孩子撫養權怎么判
2021-01-13增加子女撫養費答辯狀
2021-01-14探視權可以接回家住嗎?相關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1-03-02子女撫養權變更協議書怎么寫才有法律效力?
2021-01-06超生出生證明怎么開?
2021-03-01退休后獨生子女費發放標準
2020-11-29繼子女能繼承遺產嗎?法律是怎么規定的?
2021-03-08山東省計劃生育條例產假是多少天?
2021-01-24離婚子女撫養權協議書2020
2021-01-31離婚孩子撫養權糾紛怎么解決?
2021-03-24協議離婚孩子撫養權變更應該怎么做
2021-02-25出生證明怎么辦理?
2021-03-09夫妻財產公證費用的收取規定是怎樣的?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