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故意殺人的意識形態中,主要分為了故意與過失。而針對其中的故意犯罪,一般處罰就會比較重。并且在故意犯罪當中還可以進一步的分為直接故意與間接故意,這二者是很相似的。那么對于直接故意殺人罪與間接故意殺人罪的區別是怎樣的呢?律霸小編為您解答。
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稱為故意殺人罪,刑法理論將故意分為直接故意與間接故意兩種類型。直接故意殺人和間接故意殺人由于認識因素尤其是意志因素的不同,影響和決定了行為人主觀惡性以及行為的客觀危害程度有所不同。
直接故意與間接故意殺人罪的區別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在認識因素上,對直接故意殺人與間接故意殺人行為導致被害人死亡結果發生的認識在程度上有所不同。
直接故意的殺人既可以是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必然導致被害人死亡的結果,也可以是明知其行為可能導致被害人死亡的結果。例如:甲想殺死乙,用槍頂在乙的胸脯上射擊,致乙當場死亡。甲明知自己的行為必然致乙死亡而仍決意為之,追求乙死亡的結果發生,甲的態度即為直接故意,甲在認識因素上是明知自己的行為必然致乙死亡這一結果的發生。間接故意殺人,只能是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可能導致被害人死亡,不存在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必然導致他人死亡才屬于間接故意殺人的情況。
(二)、在意志因素上,直接故意殺人與間接故意殺人對他人死亡結果發生的心理態度顯然不同。
在直接故意中,行為人是希望即積極并追求他人死亡結果的發生。在這種心理支配下,行為人就會想方設法,克服困難,創造條件,排除障礙,積極甚至頑強地實現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目的,造成他人死亡的結果。
在間接故意殺人中,行為人對他人死亡的發生則不是持希望態度,而是持放任的心理態度。放任,就是對結果的發生與否采取聽之任之,任其事態發展的態度。在放任的心理支配下,行為人就不會想方設法排除障礙來積極追求或是努力爭取他人死亡結果的發生。如交通肇事行為人為了逃避法律追究,交通事故發生后,不采取積極搶救而將生命重危的被害人拉到野外拋棄,致被害人得不到及時治療而死亡。
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的直接故意殺人罪以及它與間接故意殺人罪的區別。根據相關的規定可以知道,直接故意殺人與間接故意殺人之間主要是有兩方面的不同,即認識因素與意志因素。具體內容,各位可以在上文中進行了解,律霸小編在此就不贅述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起訴離婚需要什么材料
2021-01-25怎么證明分居兩年,如何證明夫妻分居
2021-02-26協議離婚需帶證件有哪些,夫妻離婚要準備什么證件
2020-12-21夫妻離婚協議如何寫,包括哪些內容?
2020-12-29起訴離婚需要什么材料
2021-01-30一方起訴離婚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24協議離婚財產分割的規定
2021-02-20離婚糾紛的解決方式有幾種
2020-12-23離婚律師費用多少
2021-02-26出生證明怎么補辦
2020-12-09有撫養權可以遷戶口嗎?
2020-12-24孩子撫養權變更條件和手續
2021-03-02法定監護人證明模板
2021-03-15撫養費給付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1-02-03子女撫養權變更協議書怎么寫才有法律效力?
2021-01-06父子關系證明怎么開?
2021-03-01婚姻法子女撫養權有關規定有哪些?
2021-03-08離婚孩子撫養權變更條件及手續是什么
2021-01-13親子鑒定的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25最新婚姻法房產分配規定是什么?
20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