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罪的特點
1、挪用公款具有非法性。即行為人未經批準或許可(包括直接明示的許可或間接明示的默許),違反規章制度私自動用公款。其中,規章制度具有廣泛性,因此,挪用的非法性具有兩層含義:一是故意違反有關公款管理的規章制度,二是故意違反有關公款使用的規章制度,未經合法批準、許可。
2、挪用的本意,是指公款私用、移用、占用、借用。行為目的是為了使用,而非占有公款。其中,行為的目的包括:
⑴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
⑵挪用公款進行非法活動;
⑶挪用公款進行營利活動。
3、挪用并不侵吞公款,而是準備歸還,具有擅自借用的特性。即便挪用后而不能歸還,也不是出于行為人的主觀故意占有,而是出于行為人意志之外的客觀原因造成的。
因此,司法實踐中,在認定挪用公款罪的主觀方面時,可把握以下幾點:是否明知是公款;是否故意非法使用;是否只是想暫時挪用;是否準備以后歸還。當挪用人與使用人不一致時,如果挪用人不知使用人利用公款進行非法活動時,只能根據挪用人的明知內容,按照挪用公款進行營利或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處罰。如果挪用人知道使用人用公款進行非法活動的,則按挪用公款進行非法活動處罰;如果挪用人開始作案后,主觀故意由暫時挪用發展為非法永久占為己有時,無論行為人主觀上是否真的具有非法永久占有公款的目的,也無論這種占有是否已客觀存在,只要超過三個月未還的,就按挪用公款罪論處,而不按貪污罪或侵占罪處罰。因此,挪用公款罪與貪污罪、侵占罪在行為人犯意發展過程中是不同的:挪用公款罪開始為使用公款,后來可能發展為占有:而貪污罪、侵占罪卻始終貫穿占有公款的目的。
挪用公款罪的相關司法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如何認定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有關問題的解釋》
(2001年9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193次會議通過 法釋〔2001〕29號)
為依法懲處挪用公款犯罪活動,根據刑法的有關規定,現就如何認定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的有關問題解釋如下:
第一條 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以個人名義將公款借給其他自然人或者不具有法人資格的私營獨資企業、私營合伙企業等使用的,屬于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
第二條 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謀取個人利益,以個人名義將公款借給其他單位使用的,屬于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
第三條 本解釋施行后,我院此前發布的司法解釋的有關內容與本解釋不一致的,不再適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夫妻離婚怎么辦手續
2021-02-10夫妻離婚手續怎么辦
2020-11-26起訴離婚需要什么材料
2021-01-30原告第二次起訴離婚需要多長時間
2020-12-27北京離婚律師費用是多少
2021-01-10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范圍包括哪些
2021-01-27非婚生子女撫養權糾紛如何解決
2021-01-23監護人證明范本怎么寫?格式內容是怎樣的?
2021-01-27探視權糾紛怎么處理
2021-01-01最高院關于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權規定是什么
2021-02-01出生證明公證委托書怎么寫
2020-11-26成人出生證明怎么開
2020-12-09關于婚姻法子女撫養權的規定有哪些?
2021-03-17夫妻離婚怎么爭取孩子撫養權?
2020-11-18離婚后孩子撫養權判決后能變更嗎?
2021-03-08出生證明辦理流程
2021-02-18離婚房產如何分割呢?
2021-01-13怎么認定夫妻共同財產?
2021-01-03婚姻法中離婚財產分配的規定有哪些
2021-03-04夫妻共同財產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