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標侵權中“反向假冒”的法律規制。2001年,我國新修訂的《商標法》(以下簡稱《新商標法》)第52條第4款明確規定,R商標反向假冒是一種商標侵權行為,這是中日兩國商標專用權保護的一大進步,符合國際慣例趨勢。但我們也看到,法律的相關規定存在一些缺陷和爭議。同時,其他相關法律對商標反向假冒的規制也不完善,司法實踐中對此類案件的處理往往缺乏足夠的理論支持。因此,對商標反向假冒進行系統深入的研究,探索一種行之有效的司法實踐模式,共同完成對商標專有權的全面保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1) 新《商標法》第五十二條對商標反向假冒的界定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屬于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未經商標注冊人同意,必須變更注冊商標,并將商品與原商標一并放置的:將商標重新推向市場。”該條首次明確規定,商標反向假冒是一種商標侵權行為。然而,國內學者對商標反向假冒的定義有不同的理解。筆者在綜合分析各學者觀點的基礎上,將反向假冒界定為非法阻斷或阻礙原商標與原商品之間聯系的行為,如更換或撤銷注冊商標、將商品投放市場等,或者廣泛使用該商品,或者將該商品用于廣告宣傳,未經商標注冊人同意,被替換的商標稱為附屬于該商標的商標。事實上,商標反向假冒包括商標撤銷行為、商標附加行為和商標銷售行為三種類型。第二,商標反向假冒的法律特征:
1。侵權主體的復雜性。商標反向假冒的主體是一個復雜的主體。在理論和實踐上,不同主體分別實施了三種行為,形成商標反向假冒。當三種行為的行為人不是同一主體時,商標反向假冒的主體就比較復雜。
2。商標反向假冒的重點是“反向”“商標造假”是指他人的注冊商標,即借用他人具有一定聲譽的商標銷售自己的產品牟利;“商標反向造假”的行為客體是他人生產的產品,即,對他人生產、銷售的產品使用自己的商標,利用他人的商品信譽或者產品質量為自己謀取不正當利益的。
3。侵權客體的復雜性。商標反向假冒侵權的客體比較復雜。首先,未經商標權人同意,擅自更換或者撤換商標,重新投放市場,是對商標權人商標專用權的侵犯。其次,這種行為誤導了消費者,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第三,商標反向假冒阻礙了商標與商品在市場上的真實聯系,擾亂了正常的市場秩序,對行為人的競爭對手構成不正當競爭。4侵權后果的特殊性。從表面上看,商標反向假冒可以擴大原商標所有人商品的市場份額。在一定情況下,它不僅會損害和受益于他人的商標聲譽或產品聲譽,而且從長遠來看,由于它將原商標權人的商標與商品分離,必然會損害原商標權人商譽的建立和進一步增強。商標反向假冒作為商標侵權行為的一種,應當具備以下要件:
1。行為人主觀上應該是故意的。無論是何種形式的造假,行為人通常主觀上是故意的,過失不是造假者的主觀心理。而且,行為人還具有詐騙故意,即故意隱瞞真實情況,使標有商標的商品與商品權利人分離。必須更換或者撤換他人的注冊商標,并以自己的商標或者撤換的商標進行交易。如果行為人僅將被替換商標所附商品用于觀賞、研究等目的,并不造成消費者對商品來源的誤認,也不足以認定為商標的反向假冒。
3。未經商標注冊人同意,擅自變更或者撤銷他人注冊商標的。行為人經注冊商標所有人同意變更商標的,不構成侵權。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同意,擅自變更他人注冊商標的,才能構成商標反向假冒侵權。如果商標是共同商標,必須征得全體共有人的同意,否則也是商標侵權。
以上是羅巴小編搜集的《商標侵權中的“反向假冒”法律規制》的內容。我希望它能幫助你。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請到律霸來。請聯系咨詢。上面有很多專業律師。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本案人身損害賠償協議是有效的嗎
2021-03-17警方拖延辦案怎么辦?律師為你支招!
2021-03-23民法典中關于居住權怎么規定的
2021-03-08試用期內企業能否解約
2021-02-11財產保全擔保是什么,為什么要做財產保全擔保
2021-01-07離婚自由的保障措施有什么
2020-12-07拐賣婦女兒童罪
2021-01-31去勞動仲裁需要律師嗎
2021-02-24老人死后農村股份誰繼承
2021-01-14虛假考勤是否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30人壽保險的壽險保費有哪幾類
2021-02-11應收分保準備金與有關原保險合同能否相互抵消
2020-11-29車輛雙方事故和單方事故保險理賠流程
2020-12-30被保險人遭故意傷害 保險公司不能免責
2021-01-17雇人干活受傷用理賠嗎
2020-11-08保險合同的訂立需經過哪些階段
2021-01-22二手車沒保險違法嗎
2021-03-02冰雹砸壞車保險怎么賠
2021-03-22違反保險法的行為
2021-02-11關于加強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管理的通知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