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證機構的業務范圍是什么我國《公證法》和《公證程序規則》規定了我國公證機構的14項基本業務。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和對外開放的逐步擴大,我國公證機構的業務范圍也在不斷擴大。綜上所述,我國公證機構的業務范圍可分為以下幾個部分:1、法律證明行為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之間確立、變更、終止法定權利義務的行為。法律證明行為是公證機構最基本、最主要的業務。常見的法律行為有:(1)各種經濟合同。主要包括房屋買賣合同、各種租賃合同、借款合同、抵押合同、股權、設備、技術轉讓合同等。(2)各種民事協議。如捐贈、財產分割、婚前財產協議、補償、民間借貸、贍養、遺贈等協議;
(3)父母子女的收養和求償;
(4)繼承;
(5)各種單方面法律行為。如遺囑、委托、贈與、陳述、承諾等;(六)包括招標、拍賣、抽簽、抽簽等具體和不具體的現場活動,具有法律意義的事實證明,是指對法律關系的建立、變更和終止具有一定影響的客觀事實除法律行為外的當事人。公證機構證明的具有法律意義的事實主要包括:(1)法律事件。如出生、死亡、不可抗力、自然災害、事故等;(2)其他法律事實。如親屬關系、婚姻狀況、學歷、經歷、職稱、身份等具有法律意義的文件,是指在法律上具有特殊意義或者功能的文件、證件和各種書面材料。公證機構認證的法律文件主要包括:法人營業執照、董事會決議、專利注冊證、商標注冊證、公司章程、各種表格、記錄、會議紀要等,根據有關規定,公證機構可以證明經公證的債權文書的強制執行效力,包括支付一定的貨幣、貨物或者有價證券,在債務人不履行義務時應當強制執行。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文書規定的義務的,債權人可以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八條的規定,直接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公證機構應當根據當事人的申請,對訴訟前可能丟失、損壞或者以后難以收集的證據,采取一定的收集、固定和保管措施。債務人因債權人的原因不能履行債務的,債務人將標的物提交公證機構,公證機構將標的物轉讓給債權人。隨著市場的逐步發展,活期存款已經突破了傳統的存款觀念。在當事人之間的交易中,約定債務人支付標的物必須具備一定條件的,當事人可以約定將標的物的全部或者部分提前交存公證機構,條件具備時,公證機構將標的物交付債權人。
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您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律霸的專業律師團隊會及時解答您的問題,讓您及時維護自己的權益。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律對非法移民有何處罰
2021-01-27行政訴訟中實行舉證責任倒置的原因是什么
2020-11-19已婚男所立將財產贈與同居女友的遺囑是否有效
2020-12-25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案件如何確定管轄
2021-03-22交通事故死亡賠償金如何分配
2020-11-16離婚證據幾年有效
2020-12-22動物園動物因游客挑逗咬人誰負責
2021-01-27土地確權后還能建房嗎
2020-12-17拆遷安置房有什么優勢
2021-02-08哪些情況公司可以辭退試用期員工
2021-02-27如何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24施工工程糾紛屬于勞動仲裁管轄嗎
2021-02-06空難后保險應該怎樣理賠
2020-11-29人身保險合同是定值保險合同嗎
2020-11-26索賠發生糾紛能否單獨將保險公司列為被告?
2020-12-31去交警隊處理事故要叫保險公司的人嗎
2021-02-15皮革制品是否屬于保險范圍
2020-12-28保險不賠償怎么辦
2020-11-09公路建設承包合同的當事人的義務是什么
2021-03-05承攬合同與承包合同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