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商事仲裁只適用于具有一定特征的糾紛,這是各國仲裁法和相關國際立法所承認的原則。換言之,對于當事人提交仲裁的爭議,仲裁員不一定能夠行使實質性管轄權。仲裁員或法院必須首先確定相關爭議是否在仲裁范圍內,是否可以通過仲裁解決,這就是所謂爭議事項的可仲裁性問題。簡而言之,可仲裁性問題實際上是國家對仲裁范圍的限制,即有些爭端可以通過仲裁解決,而有些爭端不能通過仲裁解決。1923年,《日內瓦仲裁條款議定書》將仲裁協議的事項限定為“商業問題或其他可以通過仲裁解決的問題”。1958年《紐約公約》規定了商業保留。其締約國可聲明“本公約僅適用于根據其國內法屬于商業性質的法律關系產生的糾紛,無論其是否為合同關系”,從而將非商業糾紛排除在《紐約公約》的適用范圍之外。約37%的締約國,包括美國、加拿大、韓國和中國等主要貿易國通過了這項保留。可以看出,這些普遍性條約并沒有對可仲裁性和不可仲裁性進行具體劃分,因為可仲裁性的背后是一國的公共政策,爭議事項的可仲裁性概念實際上是對仲裁范圍的公共政策限制。每個國家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公共政策決定哪些問題可以通過仲裁解決,哪些問題不能通過仲裁解決。根據仲裁制度的特殊性和現行國際慣例,各國在確定仲裁管轄范圍時形成了以下原則:(1)仲裁糾紛雙方當事人必須是平等的主體;(2) 仲裁事項是當事人有權處分的實體權利;(3) 仲裁事項為民商事糾紛,一般表述為“合同性和非合同性商事糾紛”
關于可仲裁性問題,中國《仲裁法》第二條規定:“公民、法人和其他主體平等的組織之間的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產糾紛可以仲裁。”第三條規定:“下列糾紛不能仲裁:(一)婚姻、收養、監護、撫養、繼承糾紛;(二)應當由行政機關依法處理的行政糾紛。”這兩條分別以概括和列舉的方式界定了我國商事仲裁的適用范圍
涉及犯罪的刑事案件顯然是不可仲裁的。在CIETAC受理的案件中,一些當事人以此為由對管轄權提出異議。在第一個案件中,申請人**瑞國際貿易有限公司與被申請人kindfull有限公司之間,申請人聲稱他已就貨物向被申請人支付了303000美元,但沒有收到合同項下的貨物。因此,申請人要求被申請人退還款項并賠償相應損失。被申請人認為貨物的托運人和提交人偽造了提單和質量證書以騙取貨款,并向洛杉磯警方和聯邦調查局報告了該欺詐行為。因此,本案屬于刑事案件,不是經濟糾紛,不應提交仲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隱名股東的法律責任
2020-12-05四川房屋拆遷安置補償糾紛處理和維權
2020-11-10購房合同違約上征信嗎
2020-12-13繼承權按照哪些序依次行使
2020-12-30包工活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0-12-14房地產開發公司類型有哪些,房地產開發費用包括哪些
2021-02-20解除合同的方式有哪些,合同法定解除的種類有哪些
2021-02-18八級傷殘是什么待遇
2020-12-07單位終止勞動合同應當支付經濟補償金的幾種情形
2021-01-30如何處理員工擅自離崗的事件
2021-03-09企業必須有工會嗎
2020-11-12什么情況員工仲裁不被受理
2020-12-10應收分保準備金與有關原保險合同能否相互抵消
2020-11-29保險合同生效的含義具體是怎樣的
2020-12-28學生在校意外受傷保險理賠嗎
2020-12-23為什么會出現保險公司的賠款少于車禍事故實
2020-12-17車禍主責保險賠多少錢
2021-01-06拒賠出具什么單據
2021-02-17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九條
2021-02-06提前還貸后如何退保險?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