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和程序解除勞動合同是指勞動合同生效后,滿足一定條件后,由于一方或雙方意愿的表達,合同關系消滅的法律行為法定解散、協商解散和約定解散。勞動者可以通過這三種方式解除勞動合同,但在實踐中,應注意不同解除方式的條件和程序,以避免勞動爭議。本文分析介紹了勞動者解除合同時應注意的一些問題。法定解除是指在合同履行過程中依法解除合同,當事人有權解除合同。根據《勞動法》等法律法規,勞動者依法解除合同的主要情況有以下幾種:。辭職權:中國《勞動法》第31條規定:“勞動者應當在勞動合同終止前30天書面通知用人單位。” 勞動部辦公廳(勞辦發〔1995〕324號)規定:“如果勞動者提前30天書面通知用人單位,這不僅是解除勞動合同的程序,也是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如果勞動者提前30天書面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則無需征得用人單位的同意。30天后,勞動者要求用人單位辦理解除勞動合同手續,用人單位應當辦理。這是《勞動法》賦予勞動者的選擇職業的權利。這是勞動者的一項基本權利。通常被稱為“辭職權”“.工人行使辭職權時,只要提前30天發出書面通知,即可單方面終止勞動合同,無需雇主同意。勞動合同將在30天期滿后正式終止。工人行使辭職權時,應注意兩點:第一,如果合同約定違約金,或者用人單位支付培訓費等,勞動者在解除勞動合同時應當按照約定承擔賠償責任;第二,提前通知的日期應符合法律規定,否則用人單位可能不會同意終止勞動合同。特殊終止權:《勞動法》第32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隨時通知用人單位終止勞動合同:(1)在試用期內;(2)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3)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提供勞動條件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五條規定:“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迫使勞動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支付勞動報酬和經濟補償:,并可支付賠償:(1)以暴力、威脅或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2) 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提供勞動條件的;(3) 無故扣留或者拖延勞動者工資的;(4) 拒絕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的;(5) 支付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勞動者工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發生車禍后保險理賠的順序怎樣
2021-01-07怎樣申請暫停行政處罰決定
2020-12-26單方承諾是否構成連帶責任擔保
2021-03-01首套住房能沒收嗎
2021-02-22變更勞動合同需要什么條件
2021-01-04員工調崗調薪該如何操作
2021-01-19公司能把員工的工資全部扣光嗎
2020-12-23火車外飛石造成旅客傷害應如何求償
2020-12-07勞動仲裁兩個被申請人歸哪個管轄
2021-01-15勞動糾紛的一裁終局
2021-01-11勞動糾紛處理的相關程序有哪些
2020-11-18交強險賠償哪些項目
2020-12-26理財保險的三大誤區如何避免
2021-03-01運輸貨物毀損,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12保險合同規定車禍過時報案不賠償條款屬霸王條款
2020-12-01人身保險合同解除有什么規定
2020-11-26哪些原則適用于人身保險合同
2020-11-11學生意外保險理賠流程有哪些
2020-11-17保險監管的必要性是什么
2020-12-25進西藏得高原腦水腫 被保險人理賠遭拒
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