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國相關法律法規,在建立勞動關系時,如果勞動者因病死亡,用人單位原則上不承擔賠償責任,但在實踐中,一些用人單位會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償。第九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中,勞動者在就業過程中造成傷害的,用人單位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勞動者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傷害的,他應與雇主承擔連帶責任。用人單位負有連帶賠償責任的,可以向勞動者要求賠償。前款所稱從事勞動活動,是指在用人單位授權或者指示的范圍內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或者其他勞動活動。員工的行為超出授權范圍,但表現為履行職責或者與履行職責有內在聯系的,應當認定為“從事就業活動”。造成損害的一方沒有過錯,但一方在為對方利益或者共同利益進行活動過程中遭受損害的,可以責令對方或者受益人給予一定的經濟賠償。當雇員受傷而雇主拒絕賠償時,不要擔心。首先,你應該了解如何保護你的權利。首先,你應該確定損害的責任方。一般來說,勞動者在就業活動中造成損害的,用人單位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勞動者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損害的,應當與用人單位承擔連帶責任。用人單位負有連帶賠償責任的,可以向勞動者要求賠償。
這里所說的從事就業活動,是指在用人單位授權或者指示的范圍內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或者其他勞動活動。員工的行為超出授權范圍,但表現為履行職責或者與履行職責有內在聯系的,應當認定為“從事就業活動”。
也就是說,如果你在工作時間內完成規定的勞動服務過程中受傷,雇主此時需要承擔責任。如果雇主不賠償,那是違法的。為了確定雇主對雇員在受雇期間所受損害的賠償責任,必須滿足以下三個條件:
1。受害者必須是雇員;
2。雇員必須受到損害;
3。雇員在受雇期間必須受到工傷事故的損害。如何確定“雇傭”的范圍是確定雇主對雇員的責任的關鍵問題。
我們認為,判斷員工在就業中是否受害,主要取決于員工受害與就業之間的關系。一般來說,我們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考慮:
首先,員工所從事的工作的性質,即員工所從事的工作是否是他應該做的。這主要是考察員工的活動與就業之間的相關性;
第二是員工受傷的時間,即員工在就業期間是否受傷。這里的就業時間不一定限定在工作時間內,也可以在工作時間以外,只要員工的工作與就業有關;
第三個是員工受害的地方,即發生損害時員工是否應該出現的地方。這主要是考察損害發生地與就業的關系,不限于勞動者完成就業的地點。上述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回答。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在建立勞動關系時,如果勞動者因病死亡,用人單位原則上不承擔賠償責任,但在實踐中,一些用人單位會給予一定數額的經濟補償。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來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個人賣房合同范本
2021-01-25工傷賠償申請流程
2020-12-26擬設中外合資銀行, 外方主要股東因具備的條件
2021-01-08區塊鏈信息服務提供者未備案如何處理
2020-12-30商標權是否可以繼承
2020-11-09死者賠償標準應怎樣計算
2021-01-02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能否撤銷贈與
2020-11-22離婚給女方贍養費標準
2020-11-18撫恤金成年子女可以享有嗎
2021-01-03非煤礦山職工死亡賠償標準
2021-01-222020年快遞員猥褻客戶,快遞公司是否承擔責任
2021-01-16買私人地皮蓋房子,拆遷能否得到賠償
2021-01-03拆遷房產證過戶需要什么證件
2021-02-04公司盜用他人信息入職如何處罰
2021-01-06虛假考勤是否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30員工產假期間合同到期單位不續簽違法嗎
2020-11-15用人單位如何應對職場性騷擾
2021-01-13退休離職有經濟補償金嗎
2021-01-16國際貿易貨物運輸保險
2021-01-30投保財產險怎么收費
202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