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法典》將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通則有效期至2020年12月31日。屆時,與民法典相抵觸的規定將失效,取而代之的是新頒布的司法解釋。
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民法通則》第16條規定:(1)祖父母;(2)兄妹;(3) 其他近親屬、朋友經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的。
只要學校做好了反拐騙、反詐騙等相關安全教育,學校就沒有直接責任。但是,事情已經發生,學校應該盡量幫助家長落實相關的補救措施,責無旁貸。學校對學生承擔責任的法律依據《民法通則》第十六條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未成年人父母死亡或者無監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中具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弟姐妹;(三)經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其他近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的。對未成年人的監護有爭議的,由未成年人的父親、母親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從其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的當事人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作出裁定。第一款、第二款規定沒有監護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親、母親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因此,監護權是一項基于身份的民事權利。未成年人沒有父母或者其他親屬作為監護人的,其父母所在單位或者居住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民政部門等單位可以作為監護人。學校不能成為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法律對監護范圍有明確規定,監護關系不得隨意設立或者變更。因此,監護人送未成年學生到學校學習時,其監護義務不轉移到學校,學校也不會因為接受未成年學生到學校學習而自動承擔對未成年學生的監護義務。根據《民通意見》第二十二條的規定,監護職責可以委托轉移。監護人要將部分或者全部監護責任委托給學校,必須與學校達成明確協議。沒有明確的委托協議,不能推定學校接受監護人的委托,對在學校就讀的未成年學生承擔了部分或全部監護責任。
學校需要對拐賣學生承擔一定責任,但具體責任需要根據拐賣學生的地點和根本原因來確定。學生被拐賣時,家長要求學校負責,學校卻不知如何負責。如果你遇到這個問題,建議你來律霸找律師。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違法行為人居住地管轄是怎么規定的
2021-03-13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認定雙方為同等責任,肇事方車輛修理費可以要求受害方承擔嗎?
2021-02-14手寫房屋放棄繼承書可以反悔嗎
2021-01-29能夠引發合同之債的有哪些情形
2020-12-17買集資房需要看對方什么手續
2020-12-24個人銷售住房是否繳納印花稅
2021-03-09涉外勞務與境內勞動派遣的區別
2020-12-05人壽保險合同履行地確定
2021-01-20離婚時可供分割的財產險有哪些
2021-03-25什么是家庭財產保險
2020-11-13人身保險合同中“違法行為免賠”條款的理解
2021-01-25建筑工程一切險保險合同
2020-12-29如何處理保險理賠爭議
2021-01-15個人購房如何辦理保險,如何簽訂房產保險合同
2021-03-24保險司法鑒定可以自已做嗎
2021-01-22保險銷售行為現場應當同步錄音錄像嗎
2020-12-16保險合同成立的要件有哪些
2020-12-28保險經紀人的作用是什么
2021-01-02無交通事故現場保險公司拒賠合法嗎
2021-02-09土地承包法司法解釋全文
202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