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土地征收糾紛行政復議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主體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認為行政主體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了自己合法權益的行為。依法向法定行政復議機關申請復議,對屬于行政行為的具體行政行為,行政復議機關依法負責審查行政行為的合法性、適當性,作出決定行政復議決定。行政救濟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通過行政救濟解決行政糾紛的一種方式。征地糾紛行政訴訟,是指公民、法人對具體行政行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由人民法院審理、作出判決、裁定的司法程序。即我們通常所說的“民告官”,是解決行政糾紛的一項重要制度。
3。土地征收糾紛中的民事訴訟
在土地征收糾紛中,大部分訴訟屬于行政訴訟,很少有民事訴訟,但并不是所有的程序都需要行政訴訟,有時也可以采取民事訴訟程序。比如對于非法占用土地的行為,可以從民事的角度起訴民事侵權,要求停止侵權損害賠償和恢復原狀。對于已經簽訂的土地補償協議,如果在簽訂協議過程中存在脅迫等手段,將從民事訴訟的角度起訴解除協議。征地補償協調裁定征地補償裁定又稱征地補償協調裁定,是指對補償標準有爭議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協調;協調不成的,由批準征地的人民政府決定,這是國家實施的減少和解決征地糾紛的制度。這種機制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一是協調,但是執政,協調是執政的前沿,沒有協調就不能進入執政。5征地糾紛聽證制度。土地征收爭議聽證制度,是指在作出行政處罰決定、行政許可決定、制定規章和規范性文件時,主管部門應當遵循公開、公平、公正、方便的原則,充分聽取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意見,保障其陳述權、質證權和辯護權。它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主管部門根據職權組織的聽證會,另一類是申請人提出申請后才組織的聽證會。征地各項補償費的具體標準和數額,由市、縣政府依法批準的征地補償安置方案規定。征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確定(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補償標準):根據當地統計部門核定的最基層單位的統計年報和物價部門核定的單價。按規定支付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不能保持被安置農民原有生活水平的,可以增加安置補助。2013年3月26日《土地管理法》刪除了原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總額不超過被征收土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30倍的土地管理規定。
政府征用農民土地時,應當有法律條款。按照法定程序,應當對被征收人給予合理補償,先補償后征收。任何違反上述基本原則的征收都是非法征收。被征收人可以拒絕簽訂征地補償安置協議,通過申請信息公開、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等方式爭取合法權益。
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您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新十級工傷賠償標準2020
2020-12-28行政強制算是屬于行政處罰嗎
2020-12-30樓上空調外機聲音大算不算擾民
2020-11-26與外國人締結婚姻注意哪些問題
2021-01-27律師考證需要什么條件
2020-12-23法律援助機構的法律援助能做什么
2021-02-28什么是圖形商標
2021-03-13租房收定金反悔怎么辦
2020-12-10行政處罰書下達多久可以執行
2021-02-26什么是申請回避
2021-02-21政府拆遷司法提存的程序
2021-01-31如何申請財產保全
2020-12-05顧客在超市門口摔倒超市要賠償么
2020-12-12如何繞開二手房中介陷阱
2020-11-08跳槽七誡 龍華勞動律師
2020-11-20云南省教師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1-01-26短期財產人身保險業務償付的計算
2021-02-09出境旅游意外保險怎么報銷
2021-01-26海上保險合同的內容和包含的事項(很具體)
2021-03-10大理洱源發生地震,地震保險是否可理賠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