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勞動合同必須具備以下條款:(1)勞動合同的期限。勞動合同期限是指簽訂的勞動合同有固定期限、無固定期限,以完成一定工作為勞動合同期限。如果是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應當約定期限為一年或者幾年。(2) 工作內容。工作內容是指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從事的工作,是勞動者在勞動合同中應當履行的勞動義務的主要內容。包括勞動生產任務的位置、性質、工作范圍、效果和質量指標(三)勞動保護和勞動條件。勞動保護和勞動條件,是指用人單位根據勞動合同約定,必須為勞動者從事的勞動提供的生產、工作條件和勞動安全衛生保護措施。即用人單位保證勞動者完成勞動任務和勞動過程中安全衛生保護的基本要求。包括工作場所和設備、勞動安全衛生設施、勞動保護用品等。用人單位不僅必須為勞動者提供必要的工作條件和勞動保護,而且必須按照國家規定提供勞動安全衛生條件和勞動保護。(4) 勞動報酬。勞動報酬是指用人單位根據勞動者的勞動崗位、勞動技能、勞動數量和勞動質量,以貨幣形式支付給勞動者的工資。包括工資金額、支付日期、支付地點等,以及其他社會保險(養老金、失業、醫療、工傷、生育等)福利。勞動報酬的內容和標準不得低于國家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也不得低于集體合同的規定。(5) 勞動紀律。勞動紀律是指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必須遵守的勞動規則。這是工人的行為準則。勞動合同的勞動紀律包括國家法律、行政法規、用人單位制定的工廠規章制度、勞動者個人紀律要求等。(6)勞動合同終止條件。勞動合同終止條件是指勞動關系終止的客觀要求,即勞動合同終止的事實原因。勞動合同約定的終止勞動合同的條件,除國家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終止勞動合同的條件外,一般是指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協商確定的終止勞動合同的條件。特別是在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時,雙方應約定終止勞動合同的條件。(7) 違反勞動合同的責任。違反勞動合同責任是指一方在勞動合同履行過程中故意或過失違反勞動合同,致使勞動合同無法正常履行,給另一方造成經濟損失而應承擔的法律后果。勞動合同中關于違反勞動合同責任的約定,一般是指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對違約行為沒有明確規定的內容。法律、行政法規有明確規定的,違反勞動合同的一方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承擔違約責任。當事人在勞動合同中約定違反勞動合同的責任,應當符合法律、行政法規的基本精神和原則,公平合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流押條款和流質條款是什么
2021-02-12委托理財合同如何適用法律
2020-12-31如何申請醫療事故技術鑒定
2020-12-29人員調崗不服從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2-15同居是否承擔對方債務
2021-02-20開發商抵押給銀行的房產能賣嗎
2021-02-19主債務過期怎么解除抵押權
2021-03-25拆遷公司強拆是否構成犯罪
2021-01-21履約保證金不等同于違約金
2021-03-22約定僅對租金負連帶責任是否有效
2021-02-08勞動合同變更需要員工同意嗎
2021-02-06醫療服務合同的完全賠償原則有哪些
2021-03-19職工集資建房政策有什么規定嗎
2021-03-21入職合同簽訂需要注意的事項包括哪些
2021-03-15放假多久算被迫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14勞動防護措施有哪些
2020-11-18單位不給員工開離職證明,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0-11-22承攬與雇傭性質如何區分
2021-01-152020年被隔離算工資嗎
2021-01-09因產品責任提起訴訟后應當提供的證據是什么
202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