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根據我國有關法律法規,勞動者因用人單位的問題離職,工作滿一年的,可以要求用人單位支付一個月的工資作為補償。《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一)不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二)不履行勞動合同的按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四)用人單位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五)有本法規定情形的,勞動合同無效(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等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反規定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事先通知勞動者用人單位。第四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2) 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的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并與勞動者協商一致的;(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有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的;(五)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款的規定終止定期勞動合同,但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改善勞動合同約定的條件,勞動者不同意續簽的除外;(6) 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款、第五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的計算】經濟補償按照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每滿一年一個月的工資標準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六個月以下的,給予勞動者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的月薪高于用人單位所在地的直轄市人民政府公布的上一年度當地勞動者平均月薪三倍的,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的標準為三倍三倍于勞動者月平均工資,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最長期限不得超過12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上述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回答。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勞動者因用人單位的問題離職,工作滿一年的,可以要求用人單位支付一個月的工資作為補償。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您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監督必須有執法證嗎
2020-12-08被侵權人的范圍包括哪些
2020-11-20破壞軍婚罪有哪些什么處罰
2021-02-16與擔保法有關的幾個實務問題
2021-02-19老年人有要求贍養人交付贍養費的權利嗎?
2020-11-18私人之間房產抵押如何處理
2021-02-20自建房申請書怎么寫
2021-02-08競業限制僅約定責任是否有效
2021-03-24產品責任糾紛如何進行歸責
2020-11-27車禍主責保險賠多少錢
2021-01-06青島交通死亡保險公司賠付標準
2020-12-174S店購買的保險靠譜嗎
2021-02-12航班延誤會免賠嗎
2021-03-01什么是保險公估人及認定標準
2021-03-19辦理土地承包經營權需要什么證件
2020-11-26公租房的拆遷補償金額是怎么計算的
2020-11-23房屋拆遷安置有哪些方式
2021-02-11政策解讀:城市房屋拆遷的規矩,您知道嗎?
2021-03-15鉅隆地產3.65億元拿下羅村三舊改造地塊
2021-01-17拆遷未出生嬰兒能否得到賠償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