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一條款被納入某一特定合同的事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三十九條第一款明確規定,采用格式條款訂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條款的當事人應當遵循公平原則確定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請當事人注意另一方應遵守免除或限制其責任的條款,并應另一方的要求解釋該條款。否則,將承擔相應的法律后果。在合同解釋問題上,適用于格式合同的一般規則是,如果保險合同中的措詞有一種以上的合理解釋,法院認為其含義不明確,則應當按照不利于合同起草人的含義進行解釋合同。英美法上的疑益解釋原則就是針對這種情況而提出的,也就是說,一個含糊不清的條款應該按照與起草人相反的含義來解釋,因為起草人有義務將該條款解釋清楚。同樣,我國《保險法》第三十一條也對這一原則進行了界定。基于此,許多司法機關認為,只要被保險人與被保險人對保險合同的內容存在爭議,就應當對保險人作出解釋。在一些保險糾紛案件中,法院為了最大限度地保護被保險人和被保險人的利益,主要側重于公平原則和保險合同解釋規則,而忽視了保險經營中的一些特殊原則和做法。然而,這些基本法律原則能否充分運用到保險實踐中,如何使保險合同當事人的法律地位真正平等,這些問題不能簡單地通過運用法律原則來解決保險合同糾紛。保險糾紛案件還應考慮保險合同的特殊性。這種合同是根據意外事件發生的可能性而不是事后的實際損失來計算保險費的。這種合同價格的計算方法明顯不同于一般的民事合同。應該承認,在人身保險中,由于合同雙方和未經培訓的外行的地位明顯不平等,他們確實無法察覺保險范圍和險種的細微差別。因此,公平原則要求根據外行對合同的理解來解釋合同,這是合理的。但是,當保險合同雙方具有相同的協商能力時,應當改變適用這一原則的立場,否則很容易破壞雙方按照合同條款的正常含義進行的風險分配。《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一百零七條還規定:“涉及公共利益的險種的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依法強制保險,新開發的壽險險種應當報保險監督管理機構審批。保險監督管理機構審批時,應當遵循保護社會公共利益、防止不正當競爭的原則,其他險種的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應當報保險監督管理機構備案。”可見,監管部門在審查保險條款時,注重了“保護公共利益”的原則。此外,監管部門的作用是消除保險市場固有的、不公平的保險合同及其條款,防止一些保險公司利用消費者知識水平的差異欺騙被保險人。從理論上講,格式條款事先經行政機關、立法機關或者其他主管機關審查批準的,格式條款的使用人無需引起對方的注意。只要消費者不表示異議,格式條款自然就納入合同。此外,如果格式條款已成為某項交易的既定慣例,則無論另一方是否知道或應該知道該慣例,格式條款都將成為合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試用期內企業能否解約
2021-02-11被狗咬傷誤工費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01履行抗辯權的行使受哪些限制
2021-03-21交通肇事者不交醫療費怎么辦
2021-01-25勞務派遣行政許可提交的材料有哪些
2021-01-18離婚訴訟書可以寫得詳細點嗎
2021-03-09消費者用POS機刷卡時需要注意什么
2021-02-06單方承諾是否構成連帶責任擔保
2021-03-01擔保協議樣本
2021-01-04房屋交易中介騙招有幾多?
2021-01-29崗位編制取消員工,調崗員工不同意如何處理
2021-01-30購買兒童意外傷害賠償保險的注意事項
2021-01-16產品責任險的由來和發展
2020-11-18如何處理保險合同無效產生的后果
2021-01-20保險公司可否直接給付賠償金
2020-12-04超速行駛發生事故保險公司為什么不全賠
2020-12-1460歲老人被撞保險公司賠多少錢
2021-03-19如何進行保險索賠呢
2021-01-13保險經紀公司存在的違法行為有哪些
2020-11-12土地承包權與經營權有什么聯系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