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國相關規定,農村土地承包經營證的發包方是不允許使用的,只有承包方可以使用,但發包方可以監督承包方使用土地。《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第十四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權利:(一)依法將集體所有或者國家所有、集體使用的農村土地承包出去;(二)監督承包人合理使用和使用按照合同約定的用途保護土地;(3)制止承包人破壞承包土地和農業資源;(4)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權利。第十五條用人單位應當承擔下列義務:(一)維護承包人的土地承包經營權,不得非法變更或者解除合同;(二)尊重承包人的生產經營自主權,依法不得干擾承包人的正常生產經營活動;(三)按照約定向承包人提供生產、技術、信息等服務;(四)實施縣、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組織建設(五)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義務。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取得形式有哪些:(1)基于民事行為取得土地承包經營權,包括設定取得和轉讓取得。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取得,主要是指承包人與發包人之間通過合同取得土地承包經營權,分為家庭承包、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等多種方式,以合同的形式訂立合同。通過這兩種方式承包的,應當簽訂合同,合同自成立之日起生效,承包人在合同生效時取得土地承包經營權。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向土地承包經營權人頒發土地承包經營權、林權證書、草原使用權證書,登記造冊,確認土地承包經營權。土地承包經營權轉讓,是指在土地承包經營權轉讓過程中,受讓人通過轉包、交換、轉讓等方式從承包人手中取得土地承包經營權。我國《物權法》規定,土地承包經營權人有權通過轉包、交換、轉讓等方式轉讓土地承包經營權。流通期限不得超過合同期的剩余期限。未經依法批準,承包地不得用于非農建設。當事人要求辦理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登記的,應當向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申請土地承包經營權變更登記;未經登記的,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2) 非民事行為取得承包經營權:這里主要是繼承問題。《繼承法》第三條規定的繼承范圍內沒有承包經營權。因此,我國民法學界對合同管理權能否繼承存在不同的看法。農村土地承包法承認承包人應得收益的繼承,但對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繼承是有限的:(1)以家庭承包方式取得的林地承包經營權,承包人死亡的,其繼承人可以在合同期內繼續承攬;(2)以招標、拍賣、公開征求意見等方式確立的承包經營權的承包人死亡的,其繼承人可以在合同期內繼續承攬。
以上知識是對相關法律問題的解答。根據我國相關規定,用人單位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證不能使用,只有承包人可以使用,但用人單位可以監督承包人使用土地。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您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全責被訛怎么辦
2021-01-13對單位處分不服可以仲裁嗎
2021-01-02交通事故腦部傷殘鑒定什么時候可以做
2021-03-17沒有責任認定書能起訴嗎
2021-03-25“熊孩子”給主播刷禮物錢款能追回嗎?最高法:可以!
2020-11-13交警出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要用幾天
2021-01-15商業銀行對并購客戶提供哪些支持
2021-02-02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有哪幾大注意事項
2020-12-07火災財產損失如何舉證
2020-11-15一位老人去世后留下的房產如何繼承
2021-03-23解除勞動合同后是否要遵守競業限制
2021-03-10工傷官司到最后也無法確立勞動關系怎么辦
2021-01-31國家規定關于試用期工資標準是什么
2021-01-04哺乳期公司部門解散可以拒絕調崗嗎
2020-12-01集體合同中所說的補充保險和福利指的是什么
2021-02-28勞動者辭職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1-01-16整容手術意外有保險可買嗎
2020-12-19如何處理保險合同無效產生的后果
2021-01-20人身保險糾紛的解決途徑有哪些
2020-12-25試論我國人身保險合同的復效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