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的管轄法院是什么?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管轄法院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土地經營權是公民承包經營集體所有、全民所有、集體所有的國有土地的集體權利。權利的主體是公民或者集體;權利的客體是集體所有的土地或者全民所有的國有土地或者集體所有的單位;權利的內容在合同中約定。土地承包經營者在承包期內依法享有集體所有土地的占有權、經營權、使用權和收益權。對農村土地使用制度進行重大改革是國家的根本舉措。我國《民法通則》和《土地管理法》都對承包經營權作了明確規定。土地承包經營權(以下簡稱承包經營權)是反映我國經濟體制改革中農村承包經營關系的一種新型產權。民法通則規定,公民和集體的承包經營權受法律保護(第八十條第二款、第八十一條第三款)。承包經營權,是指承包人(個人或者單位)因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生產或者其他生產經營項目,對集體所有或者國有的土地或者森林、山、草原、荒地、灘涂、水等進行承包和使用的權利。土地承包經營權是一種有期限的物權。耕地承包經營期限為30年。草場承包期為30-50年。林地承包期為30年至70年;特種林承包期經國家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可以延長(《物權法》第一百二十六條第一款)。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取得,既有民事行為,也有非民事行為。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是指當事人之間因承包土地的使用、收益、流轉、調整、收回和履行合同發生的糾紛。它不僅可以發生在土地承包人之間,也可以發生在土地承包人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自治組織之間,也可以發生在農民與其他單位和個人之間。
因土地承包經營發生爭議,當事人不愿協商、調解或者協商、調解不成的,可以協商解決,也可以請求村民委員會、鄉(鎮)人民政府等解決,可以向農村土地承包仲裁機構申請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行政機關依照職權侵犯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也可以申請行政復議。對行政復議結果不服的,除法律規定的若干事項外,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協商是指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再次發生后,當事人在自愿相互理解的基礎上,直接自行協商解決糾紛。調解是指在當事人自愿的基礎上,由當事人約定的第三人進行溝通和調解,使糾紛雙方當事人自行解決。以上是小編為您安排的內容。如果在土地承包經營中發生糾紛,解決程序并不復雜,所需材料也比較清楚。首先,了解糾紛的性質,合同法屬于哪種,并根據具體的合同法找出相關的法律條款。最好的解決辦法是雙方選擇談判。如果您的情況比較復雜,律師協會還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參加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國家不應負責賠償責任的有哪些情形
2020-12-24商標證書沒下商標可認轉讓嗎
2021-03-02擔保法對連帶共同保證人追償權的限制
2021-03-18夫妻房屋贈與有效嗎
2021-03-12單位惡意不接受仲裁裁決書怎么辦
2020-11-27加盟后開了店,且合同已經到期了還能解除合同嗎
2020-12-16購房新政策二套房契稅相關規定
2021-02-21沒有補償的競業限制有效嗎
2020-11-22單位吊銷了勞動關系是否自動解除
2020-12-15勞務派遣行政許可企業公示制度是什么
2021-03-07勞動爭議仲裁可以代替離職證明嗎
2020-11-18交強險理賠怎么查勘和定損
2020-12-02保險公司是怎樣設立的
2020-12-06人身保險合同履行地如何確定
2021-01-10保險經紀人需要什么條件資格
2021-02-2730萬車貸追不回 保險公司當“賠匠”
2021-01-11保險單的主要內容
2021-02-23投保人應該履行什么義務
2020-12-23試論保險受益人制度
2021-01-30什么是商業代理?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