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9日,朱某與洛陽某房地產公司簽訂了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約定了建筑面積、安置面積和恢復面積,并經洛陽市公證處公證。朱于2015年9月交付了住房差價。
2016年1月,朱某在辦理入住手續時得知,原本應該為他安置的606房已經賣給了他人,他被安置在7樓。如雙方有爭議,朱某起訴,法院經審理查明,判決朱某勝訴。案例分析:拆遷雙方基于意思自治原則簽訂的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具有法律效力,對雙方具有法律約束力。拆遷人和被拆遷人都應當積極履行職責。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是民事合同,依法簽訂的民事合同受法律保護。本案中,拆遷人將約定的安置房出售給第三人,違反了誠實信用原則,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提醒:
為防止拆遷人在簽訂補償協議后違約,建議被拆遷人選擇現有房屋安置或貨幣補償的方式。被拆遷人選擇現有房屋安置,被拆遷人違反合同的,被拆遷人可以行使“同時履行抗辯權”。法律法規:
為解決這一問題,我國《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合同法》和《民法通則》都有如下規定:
1;協議簽訂后,不存在可以撤銷或無效的法律情形,故不允許撤銷回去。根據《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第十三條的規定,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應當按照條例的規定,就拆遷補償、補償金額、安置面積和地點、搬遷期限等簽訂協議,搬遷過渡方式和過渡期。
房屋拆遷過程中,拆遷人與被拆遷人簽訂的補償安置協議,在法律性質上屬于民事合同范疇,應當遵循民法通則和合同法的有關規定。無法定可撤銷或無效理由的,為有效合同,雙方應按約定履行,不得隨意反悔。根據《民法通則》第五十九條和《合同法》第五十四條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撤銷或者變更拆遷補償協議:。重大誤解:因重大誤解而訂立的合同,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變更或者撤銷。明顯不公平:拆遷當事人在簽訂補償安置協議時明顯不公平的,拆遷當事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受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以欺詐、脅迫或者利用他人危險的手段,變更或者撤銷一方當事人訂立的合同,致使另一方當事人違背其真實意思而訂立合同。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營業執照的法人作用
2021-03-14小區樓頂是私人所有還是大家共有
2021-02-11本溪交通傷殘六級賠償金是多少
2020-11-14個體診所助理醫師獨立執業如何處罰
2021-01-13二審案件能否申請回避
2020-12-18合同約定復利計算利息到期不付可以要求支付嗎
2021-03-24三方之間買賣合同糾紛怎么認定
2021-01-16案件重審可否增加訴訟請求
2021-01-20變更勞動合同時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1-28試用期離職是否受競業限制
2021-02-23旅游意外險保單索賠流程是什么
2021-02-20保險合同是附條件合同
2020-12-11保險合同條款要遵循什么原則
2021-01-19非投保人告保險公司告出“創舉”
2021-01-30《健康保險管理辦法》罰款額度是多少
2020-12-20保險公司調解肇事者吃虧嗎
2021-01-28因年齡誤告被解除保險合同保險公司有權解除合同嗎
2020-12-02保險代理人的代理行為如何認定
2020-12-14保險受益人的判斷標準是什么
2021-03-17保險理賠款如何入賬
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