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根據我國相關法律法規,離婚后是否有征地補償,取決于確定征地補償方案時已婚婦女是否具有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承包法》第三十條規定:“承包期內,婦女結婚未取得新居承包地的,用人單位不得收回原承包地;離婚、喪偶后仍在原居住地居住或者不在原居住地居住但未取得新居承包地的,用人單位不得收回原承包地。《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護法》第三十三條:“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以未婚婦女、婚姻、經濟關系等為由,侵害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中婦女的權益,離婚、喪偶。《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農村土地承包糾紛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三條承包土地被依法征用,家庭承包人放棄統一安置的,并要求用人單位支付已領取的安置補助金的,予以支持。第二十四條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村民小組,可以依照法律規定的民主協商程序,決定在本集體經濟組織內分配已經領取的土地補償款。在確定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時,已經加入集體經濟組織的人員要求繳納相應份額的,應當給予扶持。但已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備案的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單行條例和地方政府規章,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土地補償費的分配另有規定。第二,征地補償申請是什么?
1。申請裁決的范圍是什么?
所謂申請裁決,是指征地補償標準爭議。它包括三種征地補償方式,可分為產值標準、多重標準和附著標準。其中一方發生爭議,即構成賠償標準爭議。
2。申請裁決程序第一步:向市、縣人民政府提交協調申請:協調申請應當有明確的要求、規范的爭議事實依據和證據、科學的計算依據和統計標準。
第二步:向批準征用土地的政府提交裁決申請:
如果協調失敗或在申請協調之日起60天內失敗,向批準征用土地的政府(國務院、省政府)申請裁定。第三步: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當事人對審判機關的裁定不服的,也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國務院的裁定除外。
3。申請人主體資格申請人應當是被征收土地的相對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即被征收土地的所有者和使用者。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自然人。具體包括:村委會、村民小組、土地承包人和土地承租人。爭議裁決由批準征地的人民政府負責,涉及政府辦公廳、法制機構和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有的省是國土資源部門,有的省是政府法制機構。
以上是對“已婚婦女離婚后能否獲得征地拆遷補償”問題的回答我們可以知道已婚婦女離婚后是否有征地補償,這取決于她們在確定征地補償方案時是否具有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其他法律知識,我們還提供專業的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再次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相鄰權需要哪些證據
2020-11-29發生交通事故該如何認定責任
2020-12-27服刑期間民事賠償怎么辦
2020-12-26和房屋中介打交道注意什么
2021-03-23學校為什么不能建集資房
2020-12-27在什么情況下要支付經濟補償金
2020-12-10試用期要離職領導不批怎么辦
2021-02-17交通工具意外險的保險條款有哪些
2021-01-26意外保險理賠需要的材料有哪些
2021-01-18航空貨物運輸險保險責任有哪些
2020-11-14保險代理人的代理權是如何產生的
2021-02-03出口產品責任保險的國際法律訴訟環境
2021-02-15盡早為老年幸福生活買單
2021-01-21買保險花多少錢比較合適?
2020-12-25辦理土地承包經營權需要什么手續
2021-03-17土地出讓附著物怎么交稅
2020-12-28土地出讓合同可以公開查詢嗎
2020-11-16土地流轉政策、原則及合同要點有哪些
2021-02-21物流公司拆遷補償辦法
2021-03-152020年農村拆遷補償新政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