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抵押物能否隨意轉讓?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十七條規定:“抵押期間,抵押人未通知抵押權人或者受讓人轉讓抵押物的,抵押物發生轉移的抵押權人登記后,仍可以行使抵押權;取得抵押物所有權的受讓人可以代債務人清償全部債務,抵押權消滅,受讓人清償債務后可以向債務人追償。”。因此,抵押人未告知抵押權人或者受讓人轉讓抵押物的法律后果,不是確認轉讓無效,而是承認轉讓有效,同時賦予抵押權人對轉讓抵押物的追索權,以保護抵押權人的債權。第二,抵押物轉讓有哪些限制?目前,法律對抵押物轉讓的限制一般有以下幾種:
第一種觀點是“同意”說,即抵押人轉讓抵押物必須征得抵押權人的同意,未經抵押權人同意不得轉讓。這一觀點的主要依據如下:
首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一百一十五條規定:“抵押物屬于抵押人本人所有、保管的,抵押期間,抵押人轉讓抵押物未經債權人同意,將同一抵押物抵押給他人的,或者以抵押物的價值設定抵押的,抵押部分重新抵押的,該行為無效。”。二是國家經貿委通知,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國有小企業出售若干問題的通知》規定,出賣人出售債權金融機構貸款抵押、質押的企業財產,必須征得債權金融機構同意。
第二種觀點是“通知與告知”,即抵押人轉讓抵押物時,應當告知抵押權人和受讓人,而不是征得抵押權人的同意。主要理由如下:
首先,《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四十九條規定:“抵押期間,抵押人轉讓已登記的抵押物的,轉讓財產已經抵押的,應當通知抵押權人,并告知受讓人;抵押人未通知抵押權人或者未告知受讓人的,轉讓無效。”。根據該條規定,抵押人轉讓抵押物時,在履行通知義務后,未經抵押權人同意,轉讓生效。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四十九條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的意見(試行)》第一百一十五條的規定明顯矛盾。但是,擔保法的效力明顯高于最高法院司法解釋,司法解釋是第一位的,擔保法是第二位的,以擔保法的規定為準。第三種觀點是“效果追求論”,即抵押人轉讓抵押物不需要征得抵押人的同意,也不需要通知抵押人和受讓人;抵押人對轉讓的抵押物有追索權的,仍然可以行使抵押權。
即使我們抵押我們的個人物品,這些物品的所有權仍然屬于我們。當然,只有在我們沒有能力贖回的情況下,財產的所有權才會轉移。在此之前,如果按揭公司要轉讓我們的抵押品,必須經過我們的同意。如有其他疑問,也可以就相關內容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事故達成賠償協議,還能反悔讓法院撤銷嗎
2021-02-09房屋裝修的設計費如何計算
2021-02-17解除同居關系是否退彩禮錢
2021-03-10交通事故認定書的效力
2021-02-25民事一審有終審判決嗎
2020-12-13婚內協議效力與離婚賠償
2021-03-14什么是非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與婚生子女的區別?
2020-12-11遺囑財產需要交納繼承稅嗎
2021-02-25交通肇事如何賠償
2020-12-24構成合同詐騙罪的主觀要件有哪些
2020-11-30銀行的勞務派遣合同和正式員工待遇有什么區別
2020-11-27勞動爭議管轄權是什么意思
2020-12-29貨車連撞3輛豪車續保險公司要不要理賠
2021-03-15飛機延誤四小時賠償
2021-03-24保險公司提存的保險保障基金是多少
2021-03-22學生住院保險理賠嗎
2020-12-23本案受讓人是否享有保險利益
2020-12-13出車禍后保險公司不愿理賠怎么辦
2021-03-09保單是否為保險合同成立的必要條件
2020-11-13高速拆遷補償就比較低嗎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