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的司法解釋》第九條規定,出賣人訂立商品房買賣合同時,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合同無效的,如何賠償隱匿房屋抵押權,解除或者解除合同,買受人可以要求返還已付的購房款和利息,賠償損失,并要求出賣人將房屋出售(一)故意隱瞞未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的事實或者提供虛假的商品房預售許可證的;(二)故意隱瞞所售房屋已抵押的事實;(三)故意隱瞞所售房屋已賣給第三人或者該房屋用于拆遷補償安置的事實。在商品房銷售過程中,開發商為了誘導購房者簽訂商品房銷售合同,往往隱瞞對自己不利的重要事實,實施欺詐,損害購房者的合法權益。以下是一起因隱瞞抵押而實施的商品房銷售欺詐案件。2004年8月24日,廣州市民王某與某房地產公司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約定購買該公司開發的一套27萬元的房屋。王某首付12萬元,其余15萬元通過銀行按揭支付。而且,雙方約定,出賣人保證所售商品房不存在產權糾紛和債權糾紛;所售商品房有其他權利(如抵押權等)的,由房地產公司以書面形式公示并明確告知王某。
合同簽訂當天,王某以轉賬方式支付了12萬元。同年9月29日,王某的按揭貸款轉入開發商賬戶。交了房產稅等費用后,房地產公司把房子交給了王某。
但直到2005年6月,房地產公司才不愿為自己申請房屋所有權證,于是王某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房地產公司承擔逾期申請的違約責任,并及時辦理房屋所有權證。在訴訟過程中,王某得知,自己購買的房屋早在2001年6月就被房地產公司抵押給了銀行,此前他并不知情。更糟糕的是,由于房地產公司與建筑公司在工程款支付上存在糾紛,該房屋于2002年9月被法院查封,準備拍賣還債。
房地產公司因故意欺詐被判賠償
王某咨詢律師后,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解除《商品房買賣合同》,并要求房地產公司雙倍支付購房款。法院開庭審理時,被告房地產公司雖未出庭應訴,但提交了書面答辯,表明原告陳述屬實,只同意解除合同,但不同意向原告作出任何賠償。2005年9月,法院對此案作出缺席判決。法院認為,房地產公司與原告王某在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時,故意隱瞞糾紛房屋已抵押的事實,事后不能采取補救措施解除對糾紛房屋設定的抵押。因此,根據《關于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九條的規定,判決為:解除雙方當事人簽訂的《商品房買賣合同》;被告返還購房款;被告除返還購房款外,還應承擔因欺詐行為給原告權益造成嚴重損害的賠償責任,計付27萬元。
以上是律霸編輯組織的關于上述問題的相關知識。本網站為您提供專業的律師咨詢。如有任何疑問,請進入律霸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案件如果沒有證據怎么辦
2021-01-26醫護人員因公殉職如何認定
2021-01-07抵押物擔保能否直接執行賬戶
2021-03-01定金、違約金、損害賠償金三者之間的關系
2020-11-24父母離婚的對子女的撫育費如何給付
2021-02-18何為婚姻法上的男女平等
2020-11-21離婚賠償的條件與程序
2021-03-07收到執行裁定書怎么辦
2021-02-20合法分居離婚的要求是什么
2021-03-15物件損害責任案中哪些免責事由是可以適用的
2020-12-04北京市勞動合同書示范文本(2008版)北京公司法律顧問律師
2021-01-19人壽保險的辦理和理賠途徑是什么
2020-12-30無證駕駛人在交通事故中受傷能否獲得保險公司賠償?
2021-02-04被搶新車變舊車 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1-03-26車險未生效可以退保嗎
2020-12-12投保人怎么要求退還保險費
2021-01-05交通事故造成車輛損壞的,保險公司是否可以不予理賠
2021-01-09保險代理人的代理行為如何認定
2020-12-14農村宅基地轉讓條件及糾紛有哪些
2021-01-06拆遷補償協議不是房屋所有權人簽字有效嗎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