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能得到失物的所有權嗎?
編號
相關法律知識:
遺失物
遺失物是指所有人或合法占有人遺失的財產。流浪者和流浪動物也被視為失物。構成遺失物,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1)必須是他人的財產;
(2)必須是動產;
(3)遺失人喪失占有權,不得出于原意,也不得因抓捕他人;
(4)必須不是隱藏的財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七十九條第二款的規定,遺失的財物、漂流物、流浪動物應當返還所有人,所發生的費用由所有人承擔。”這一規定不僅不同于大多數國家的立法,而且與國外立法相比過于簡單,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它只規定了被拾得財產的所有權,對拾得人的義務(如通知、保管、報告等)等許多相關問題沒有明確規定。但司法實踐中形成了這樣的習慣:拾得人拾得遺失物后,應當立即通知失主。不知道業主是誰的,應當代為簽發并妥善保管索賠通知書,或者交公安機關或者有關單位處理。其中,在公共場所發現的遺失物,應當交由公共場所管理機關處理;在其他場所發現的遺失物,應當交由公安機關處理。遺失物發出認領通知書后,在一定時期內無人認領的,應當作為無主財產上繳政府,返還國家。在遺失物占有期間,拾得人故意造成遺失物損害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我國現行立法和司法實踐對拾得人返還拾得物時有權要求物主支付報酬的問題持否定態度。目的是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也有學者認為,“我國相關民事立法應借鑒其他國家或地區的通行做法,確定中間人有權獲得相應的報酬。”基于雙方權利義務一致的原則,在制定物權法時,應借鑒其他國家或地區的通行做法,規定取舍人有權獲得相應的報酬,以平衡取舍人和取舍人的利益,使之相互協調發現者更自覺地履行義務。
以上所有資料均由律師網,無論您是丟失還是撿回丟失的財物,都需要到相關部門申報,否則您或失主都找不到您的貴重物品。此外,如果發現者損壞了丟失的財產,他可能要承擔民事責任。自古以來,中國的傳統美德就是拾金不昧。但是,為了保護雙方的利益,發現者有權享受所有者給予的獎勵。但我們不能用它來勒索錢財。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修路施工噪音大賠償嗎
2021-02-22看守所非直系親屬能探望嗎
2021-01-08代書遺囑的效力分析
2021-03-19離婚時一方的開房記錄能作為出軌證據嗎
2020-12-15政府回購房贈與他人需要哪些材料
2021-01-14騙取住房補貼是什么罪
2021-03-23工會的四項基本職能
2020-12-25試用期離職提前七天通知違法嗎
2021-03-01人身意外險保險費多少錢
2020-12-07投保壽險時的注意事項
2021-01-12保險合同訂立程序的特征
2020-12-04保險公司騙保該如何維權
2021-01-18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概念是什么
2020-11-15被保險人保護代位求償權實現的義務辨析
2020-12-09被保險人法律地位研究
2020-11-15投保人對哪些人員具有保險利益?
2020-11-28承包國有林地的要求是什么
2021-01-18征收中的“拆遷補償方案”究竟能不能訴
2021-02-28同樣是拆遷,公益拆遷補償怎么不一樣
2021-03-17商鋪拆遷補償你知道你應該拿多少錢嗎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