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求返還遺失物的期間,是指排除期間,而不是訴訟時效期間。排除期間是指法律規(guī)定或者當事人依法確定的某些權利存在的期間。當期限屆滿時,權利將被消滅,故又稱權利存在期,即保留期。排除期間是一個理論術語而不是法典術語。在大陸法系和其他相關法律中,對排除期間和預定期間沒有專門的規(guī)定。在民法理論中,根據(jù)民事權利功能的不同,民事權利通常分為控制權、請求權、形成權和抗辯權。排除期只適用于形成權。形成權概念的確立是1903年德國學者塞爾正式提出的一項重要的法學發(fā)現(xiàn)。所謂形成權,按照其一般觀點,是指權利人根據(jù)其單方意思表示,使民事法律關系發(fā)生、變更或消滅的權利,如追認權、撤銷權、撤銷權、抵銷權等,各國民法對許多形成權都有預先設定的期限限制,這些權利一過即消滅。然而,并非所有的形成權都受到排除期的限制。法律是否規(guī)定了排除期間以及排除期間的長短通常取決于立法的利益。訴訟時效的客體是請求權,但并不是所有的請求權都應適用于訴訟時效。一般認為,訴訟時效應當適用于債權請求權、財產返還請求權和返還請求權。但基于身份關系的請求權、排除妨害請求權、消除危險請求權和確認所有權請求權不適用于訴訟時效。
在排除期結束時,實體權利本身將被消滅。訴訟時效的效力,雖然各國民事立法的規(guī)定不盡相同,但大多數(shù)國家采用的是訴權消滅主義或抗辯權發(fā)生主義。我國《民法通則》采用了消滅訴權原則。這些不同立法的共同點在于,訴訟時效屆滿后,實體權利本身不會被消滅,訴訟時效的完全利益可以被放棄。如《民法通則》第138條規(guī)定“當事人自愿超越訴訟時效履行的,不受訴訟時效的限制”,放棄時效利益的行為可視為債權人權利的實現(xiàn),而不是創(chuàng)造新的權利。在排除期結束時,債權人不僅喪失了實體權利,而且可以創(chuàng)造一定的權利。尋找遺失物的債務有哪些特點。
遺失的財產只能是一種財產,不能是某種權利,如商標權和其他知識產權。而丟失的財產又不能由人來控制,如陽光等。第二,遺失物的定義體現(xiàn)在占有上。
例如,如果a丟失了移動電話,那么此時移動電話被定義為丟失的財產,因為a已經失去了對移動電話的占有,也就是說,a已經失去了對移動電話的實際控制。這是區(qū)分失物和埋藏物的核心特征。第三,占有的喪失不影響對遺失物的認定。
所謂意義占有,是指原所有人根據(jù)記憶的意義表達而形成的虛擬占有狀態(tài)。遺囑是否占有只是區(qū)別于遺忘財產和非遺忘財產的遺失物,而不是區(qū)別于遺失物和其他財產的特征。因為被遺忘的財產是一種遺失的財產。比如,a忘了把背包放在車上,因為忘了,a失去了占有的意義。但是,如果一個背包不小心丟了,那么一個背包在不斷尋找背包的過程中仍然有著有趣的占有,但是這個背包仍然被認為是失物。第四,遺失物的再占有必須通過他人的民事行為實現(xiàn)。
例如,a丟失了一部手機。如果手機被a發(fā)現(xiàn),則從手機丟失到找到手機這段時間內,手機處于失物狀態(tài)。這時,a發(fā)現(xiàn)了,不用說,a又重新占有了手機;然而,除非a能通過自己的民事訴訟找回手機,否則如果此時被B撿到,無論B今后會做什么樣的行為,無論是收入還是處罰,手機對a來說始終是一筆損失的財產。具體特點:
(1)雙方當事人必須以一方當事人為受益人,另一方當事人為被害人。(2) 受益人的利益與受害人的損害之間必須存在因果關系。(3) 受益人獲得利益沒有法律依據(jù)。也就是說:沒有法律或合同依據(jù),或者說有法律依據(jù),但后來失去了這個法律依據(jù)。受益人知道受益人的利益沒有法律依據(jù)或者法律依據(jù)已經喪失后,有義務將取得的不正當利益返還被害人。
如果你想實現(xiàn)歸還遺失物的請求權,你可能不理解。在這個時候,你可以找一個律師律師網一對一地向你解釋。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執(zhí)業(yè)證號:
12104200210440441
遼寧久鼎律師事務所
簡介:
畢業(yè)遼寧大學,2000年從事專職律師,擅長辦理刑事,民事,行政案件。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拖欠房租房東有權處理租客的東西嗎
2021-02-03司法鑒定意見是否可撤銷
2020-12-04夫妻共同債務包括什么,婚前債務是自行承擔嗎
2021-01-142020最新的交通事故傷殘鑒定等級是怎么樣的
2021-02-05第三方合同是什么意思
2021-03-17拖欠運費孳息怎么算
2021-01-04分期買的手機不想要了需要賠錢嗎
2021-01-17三方之間買賣合同糾紛怎么認定
2021-01-16消費者在超市摔倒超市有責任嗎
2021-03-26物業(yè)發(fā)現(xiàn)違建如何處理
2020-11-30違反保密協(xié)議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1-09勞動關系轉移協(xié)議
2021-01-09雇傭關系的認定條件是什么
2021-02-03人壽險的投保額如何估算,哪些人需要購買人壽險
2020-12-28飛機延誤在哪拿賠償
2020-12-13車輛出險保險索賠技巧
2020-11-11適用保險新條款 不可忽視溯及力
2020-11-27銀行貸款抵押購房為什么要買保險
2020-11-18保險代理人應該如何選擇
2021-02-17無法找到第三者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無責車輛損失賠償責任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