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相關案例:2004年,施女士、吳先生與李先生簽訂了房山區斗店鎮某住宅小區X單元房屋買賣協議。根據協議,李先生將房屋以總價18.6萬出售給史女士和吳先生,史女士和吳先生向李先生支付了1萬元定金,李先生在5天內將房屋鑰匙交給了史女士和吳先生,辦理過戶手續時支付了6萬元,辦理過戶手續后及時付清余款。2005年,施女士和吳先生辦理了離婚手續。此后,房子一直由吳先生居住,沒有任何過戶。2011年6月,李先生將上述房屋以48萬元的價格出售給袁女士,并協助她辦理過戶手續。
2011年6月,史女士向法院提起訴訟,認定李先生與袁女士的房屋買賣無效。該訴訟被法院輕率駁回。
2012年1月,石女士以李先生為被告提起訴訟,要求法院依法判決李先生違約造成的損失,依法賠償52萬元,雙倍返還定金2萬元。法律依據: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雙方應根據本協議履行其義務。本案中,石女士、吳先生、李先生簽訂的購房合同是雙方真實意思表示,不違反國家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房屋已交付使用。它應該是一份有效的合同。合同雙方應遵守合同,充分履行合同義務。購房合同簽訂后,如果不解除合同,李先生將起訴他人,顯然構成違約。
因被告將房屋出售給他人,并辦理了房屋產權過戶手續,房屋產權歸他人所有,史女士、吳先生、李先生簽訂的購房合同無法履行,應終止合同。
在與李先生簽訂購房合同后,史女士和吳先生期待辦理房屋過戶手續。在此期間,市場價格一直在上漲。在李先生分別轉售涉案房屋后,石女士和吳先生一直無法以同樣的價格購買類似房產。李先生的行為已給石女士和吳先生造成實際經濟損失。根據我國合同法規定,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不按照約定履行合同義務,給另一方造成損失的,賠償損失的數額應當相當于違約造成的損失,包括履行合同后能夠獲得的利益,但不得違反一方在簽訂合同時預見或應當預見的因違約可能造成的損失。因此,石女士和吳先生要求李先生賠償預期收益的主張應予支持。
以上是關于賣方如何違約以及是否可以要求損害賠償的一些相關信息和案例。本文提出的解決方案只適用于與本文相似或相同的情況,并不一定涵蓋所有的可能性。小編建議,遇到類似問題,應該找專業律師幫忙。要了解更多關于法律的知識,請上網搜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強制性標準具體包括哪些標準
2020-12-17未成年人可以擁有屬于自己的財產嗎?
2020-12-23責任認定書屬于結案嗎
2020-11-22離婚后能否給子女改姓氏
2020-12-03家暴離婚起訴狀
2021-02-01父母出資購房可以收回嗎
2020-11-24以欺騙為前提的合同有效嗎
2020-11-12如何選擇合適的中介,選擇房屋中介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31勞動合同到期,單位不續簽勞動合同要如何補償
2020-11-15勞動關系與雇傭關系的區別有哪些
2021-01-25企業停產工資如何發放
2021-03-03觀察期間有工資嗎
2021-01-05壽險如何理賠,保險金是否可以作為遺產繼承
2021-01-18國內陸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保險責任有哪些
2020-11-14保險公司報備的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的相關事項有哪些
2020-11-29保險公司怎么避免保險糾紛
2021-01-17試論我國人身保險合同的復效
2021-02-12車上人員險何時不賠償
2021-01-09交通事故保險能賠多少錢
2021-02-28車禍受傷保險賠償有期限嗎
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