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從經濟學角度看,著作權保護有期限,這是著作權與有形財產的重要區別之一。對有形財產的保護沒有時限。通過對作品、有形財產等公共物品的比較,有助于理解不同保護期的原因。結合對稀缺性的討論,可以理解知識產品公共產品的特征:
將財產權賦予土地、牛羊等有形財產的合法性在于稀缺性和效率。有形財產的使用是消耗和沖突,即同一有形財產只能由極少數人同時使用。這一特點使得有形財產資源稀缺。基于此,有必要賦予專有產權,以保證資源的有效分配和使用。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是不同的。一旦出版,就可以無限期地復制和傳播。在經濟學的概念中,作品屬于公共物品的范疇。這種公共產品很難被創作者即作者控制,除非作品不公開。這樣,我們就不能用授予永久性有形財產權的方法來解釋授予作品著作權的合法性,而且在著作權和其他知識產權的經濟學中,保護期限的限制側重于減少潛在的壟斷利益(相應的許可和這種所有權的資源分配)。版權保護是有成本的,這不僅包括版權法實施的成本,還包括公眾不能自由使用作品的社會成本。一般來說,保護期越長,版權的社會成本越大;保護期越長,進入公共領域的作品就越少,因此作品的表達成本就越高。從著作權激勵理論的角度來看,著作權保護期的設立可以刺激作品的創作和傳播。我們可以想象,如果作品在創作完成后或短時間內進入公共領域,后果會是怎樣的。保護期的規定,既保證了對作者創作和傳播作品的必要激勵,又保證了作品的著作權人和使用者,特別是作品的傳播者,收回創作和傳播的成本,獲得必要的利益,因為收回投資并獲得收益需要一定的時間。然而,這并不意味著保護期越長越好。究其原因,是長期保護加重了社會使用作品的負擔,增加了后繼作者使用作品和現作者使用他人作品的成本。例如,將著作權的保護期從50年延長到60年,不僅降低了作者額外收入的實現價值,而且增加了作者創作新作品的創作成本。此外,較長的保護期對作者創作動機的影響也會大大削弱。在著作權保護期延長具有追溯效力的情況下,“增加創作的動機是受影響的作品(尚未創作的作品),表達成本的增加將涉及所有作品的借閱,不僅是現有的和未創作的作品,“[1]這是一個有說服力的論點,反對追溯延長版權期限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區別走私普通貨物罪與逃稅罪
2020-12-25業委會解散物業公司還有效嗎
2021-01-09夫妻在婚前可以約定婚前協議嗎
2021-01-25父母去世房產繼承順序是怎樣的
2020-12-14商標轉讓的概念
2021-01-05網上購物商品與描述不符但又不給退怎么辦
2020-12-22績效獎金不發可以投訴嗎
2021-03-22債務人能否以法院對夫妻債務的處理結果對抗債權人
2020-12-28員工激勵股權是否為贈與協議
2021-01-17執行死刑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1-01-25仲裁協議應當具備什么內容
2021-01-24人身損害中的醫療費該如何認定
2020-11-12婚后是否可公證來確保個人財產
2021-01-06退役軍人的傷殘撫恤金停發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9未成年打賞主播可以報警嗎
2021-01-14公寓房產權能否續期
2020-12-15一位老人去世后留下的房產如何繼承
2021-03-23勞動合同的變更
2021-01-31失職失責造成危害該怎么處罰
2021-02-23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條件及好處有哪些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