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根據《工作指引》,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含北京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內外按照原認定辦法認定并在2007年底前仍有效的高新技術企業資質,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的“認定辦法”和“工作指引”等有關規定,企業經重新認定合格后,方可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企業也可以在資格期滿后申請重新確認,但根據《國務院關于實施企業所得稅過渡性優惠政策的通知》(國發[2007]39號),從2008年1月1日起,重新確認期間只能執行25%的稅率,2007年3月16日前經工商登記機關登記設立的企業,可享受“兩免三減半”、“五免五減半”等過渡性優惠政策,依照原稅收法律、行政法規和有關文件規定繼續享受優惠直至期滿,但因無利潤未享受優惠的,優惠期從2008年起計算,2006年在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設立的企業,在2007年底前取得高新技術企業資格的,在過渡期內,該資格一直有效。目前,對于企業在過渡期內是否需要重新認定才能繼續享受過渡優惠,有兩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企業的高新技術資格在過渡期內有效,而國發[2007]39號文件規定,過渡期前企業可以享受稅收優惠,無需重新認定。如果企業在原高新技術企業資質到期后,未能獲得高新技術企業資質認定,則即使在過渡期,企業還應適用25%的企業所得稅稅率
另一種觀點是,即使企業在過渡期內仍處于39號文件所述的減免稅期間,也處于原高新技術企業資格的有效期內,在繼續享受39號文件中提到的減免稅優惠政策之前,應及時予以重新認定,筆者更傾向于第二種觀點。過渡期企業繼續享受優惠政策的前提是過渡期企業各項指標符合《認定辦法》規定的標準。《工作指引》前言還強調,“2007年底以前,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進出口的高新技術企業,按照原認定辦法認定的,仍然有效的,但是,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只有按照認定辦法和工作指南重新認定合格后,才能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的有關規定享受。”企業如何正確認識和經營,還需要等待總局相關文件的明確
此外,國發[2007]40號文件規定,在深圳、珠海、汕頭、廈門、海南經濟特區、上海浦東新區注冊的高新技術企業收入,需要國家重點扶持的,從第一個生產經營收入納稅年度起繳納,享受“兩免三減半”優惠政策(25%分)
< P>目前的問題是,《辦法》規定,高新技術企業是在中國注冊的常住企業(不包括香港、澳門、臺灣)一年以上,企業在2008年度取得第一筆收入的;2008年不能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因為成立時間不到一年,而2009年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2009年企業只能享受上一年度的免稅政策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2006年的統計數據,中國99%的企業沒有申請知識產權,申請知識產權的企業只有0.17%擁有發明專利。因此,很多中國企業并不具備核心自主知識產權。根據《辦法》,企業與他人簽訂全球專有許可證5年以上,即可取得知識產權專有許可證,符合認定條件。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代表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核心技術和發明專利幾乎被國外企業壟斷,申請人很難在全球范圍內獲得獨家許可。一些以前扮演邊緣角色的企業將失去高新技術企業的資格,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企業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就要取得著作權或著作權證書。而且,“近三年”是指申報年度前連續三年(不含申報年度)使用的知識產權,即2008年申請的知識產權必須在2007年、2006年、2005年取得,2008年取得的證書不包括在內,但只有在2009年申請時才能納入合格研發費用的范圍在認定方法和工作指南中有明確規定和列出。企業應當按照財企[2007]194號《關于加強研發費用財務管理的意見》的規定收取研發費用,按照《辦法和指引》確定的研發費用剛性指標,做好研發費用預算和計劃。應特別注意以下四個指標:
1。過去三個會計年度研發費用總額占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符合下列要求:
a。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5000萬元以下的企業比例不低于6%
C。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2億元以上的企業比例不低于3%
<2。在中國,研發費用占總研發費用的比例不低于60%企業委托的外部研發費用只確認80%。委托外部研究開發費用包括委托境內機構和境外機構發生的費用。企業需要注意的是,項目金額的確認率僅為80%,項目成果必須為企業所有,且與企業主營業務密切相關(可由委托方與受托方簽訂的協議確定),研發活動中的其他費用,如辦公費、差旅費、通訊費、專利申請維護費、高新技術研發保險費等,實際上都是研發過程中的間接費用。一般不超過研發費用總額的10%根據上述規定,企業有必要建立完善的會計制度或完善現有的會計制度,按照項目和類型準確記錄和歸集研發費用,以滿足《辦法》和《工作指引》的要求。另外,今后研發費用的歸集最好單獨設立一個科目,方便以后的審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受到網絡暴力應如何維權
2021-01-26民事案件合并開庭審理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2020-11-25律師收費標準最新規定出臺
2020-12-14商標續展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11船舶買賣定金能退嗎
2021-01-08在車禍中死亡要賠償多少
2021-01-08學生自然生病死亡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7集體土地可以進行流轉嗎
2021-01-07員工入職后用人單位發現學歷造假該如何處理
2021-02-23勞動合同到期解雇有沒有賠償標準
2021-03-24云南省教師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1-01-26投保人壽保險后輕易退保會有什么后果
2021-01-29投保人壽保險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16保險合同必須書面生效嗎
2021-01-22保險合同糾紛管轄權爭議上訴案
2021-01-19怎么對保險業非法集資處理
2020-12-07保險單車架號錯了理賠怎么進行
2021-02-21面包車拉貨保險拒賠可行嗎
2021-01-31我的汽車在外地出險怎么辦
2020-12-16公眾責任險承保方案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