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人變更后的問題如何處理
法定代表人是指在其職權范圍內代表公司從事經營活動,其法律效力直接屬于公司。也就是說,法定代表人在其職權范圍內以法人名義進行的經營活動是公司的行為。一般來說,不必承擔任何責任,但法定代表人以損害公司利益為目的故意觸犯刑法的,可以受到刑法的處罰。因此,應該單獨討論。公司法人變更的,公司應當對其以前從事的公司職權范圍內的行為承擔相應的責任,因此不能再追究“原”法定代表人的責任。嚴重危害公司利益,觸犯刑法的,應當承擔相應責任。(1)法定代表人的責任和義務由法定代表人承擔。企業法定代表人應當在不同的場合承擔不同的法律責任。比如,在代表企業的場合,其個人簽名會導致企業承擔責任的后果;如果企業破產并承擔個人責任,法定代表人將來在經營其他企業時會受到諸多限制;企業違反有關法律規定的,可以限制法定代表人的人身地位,如拒不執行法院判決,可以拘留法定代表人;法人犯罪的,對法定代表人進行刑事處罰,依此類推
(2)法人沒有設立瑕疵(如出資瑕疵)的,損失責任由法人承擔,法人既不是股東,也不是法定代表人。當然,如果是國有企業,如果法定代表人有失職行為,還不夠嚴重,可以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或者應當給予行政處分。你的案子是什么?不應該是這樣。只要獨資企業法人能夠區分法人財產和個人財產,就不需要法定代表人承擔民事責任。有限公司法人的債務,由公司以其全部財產承擔,不需要由股東自行承擔,(二)法定代表人與有限責任公司發生沖突、糾紛時的責任和義務。但與法定代表人身份無關的民事行為,由法定代表人承擔責任。法定代表人違反法律、法規,行使代表權有過錯的,應當承擔相應責任。我國《民法通則》第四十五條規定了六種情形:(一)超越登記機關核準的經營范圍從事非法經營活動;(二)向登記機關、稅務機關隱瞞真實情況或者弄虛作假;(三)逃避債務(四)解散、撤銷、破產后擅自處分財產;(五)變更或者終止時未及時申請登記、公告的,(六)從事法律禁止的其他活動,損害國家利益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的,法人仍應當承擔責任,法定代表人由此產生的其他責任,法律不予免除,可以給予行政處分、罰款等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以上是小編對“公司法人變更后如何處理”問題的回答。公司法人變更后,問題將取決于問題是什么。如果只是普通民事責任,公司會承擔。歡迎需要法律幫助的讀者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未履行可否解除
2020-11-23最新勞動法是哪一年頒布的
2021-02-22公司變更經營范圍流程怎么走
2021-01-19哪些物業不能申請抵押貸款
2020-12-16盜竊罪判幾年
2020-12-11如何證明個人財產與債務無關
2021-01-16婚前協議在哪里公證
2021-02-02代位繼承要具備哪些條件
2020-12-17工地上受傷老板不負責任怎么辦
2021-02-10購房合同欺詐可要求賠償嗎
2021-01-09擔保責任期限中止的規定
2021-02-24商鋪員工在商場摔傷的話誰來承擔責任
2021-01-28免責條款有何用
2021-03-13調解能確定勞動關系嗎
2020-12-28實習期離職要交違約金嗎
2021-01-04車輛保險單可以反保全嗎
2020-12-10提前還貸別忘退稅退保
2021-01-28錨桿制作工程承包協議范本
2021-01-20房屋拆遷評估價格具體包括哪些項目
2021-01-06拆遷還房協議怎么寫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