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爭議仲裁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計算,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救濟,或者對方同意履行義務的。自中斷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當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當理由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期限內申請仲裁的,仲裁期限中止。在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仲裁時效期間自中止時效事由消除之日起繼續計算,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視為《勞動法》第八十二條規定的“勞動爭議發生日”:(一)用人單位能夠證明在勞動關系存續期間,用人單位書面通知勞動者拒不支付工資的,書面通知送達之日為勞動爭議發生之日。用人單位不能證明的,勞動者主張權利的日期為勞動爭議發生的日期。(2)用人單位因解除勞動關系發生爭議,未證明勞動者收到解除勞動關系書面通知的時間的,勞動者主張權利的日期為勞動爭議發生的日期
(3)勞動者能夠證明用人單位承諾的支付時間為勞動關系終止后的具體日期的,用人單位承諾的支付日期為勞動爭議發生的日期。勞動者不能證明的,勞動關系終止之日為勞動爭議發生之日。有關知識:根據《仲裁法》第七十四條規定,商事仲裁的訴訟時效
,適用商事仲裁的訴訟時效,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五條:向人民法院申請民事權利保護的時效期間為二年,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下列時效期間為一年:
(1)人身損害賠償請求權
(2)未經申報銷售不合格貨物(3)遲延或者拒絕支付租金(4)定金財產滅失或者毀損合同法第129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國際貨物銷售和技術進出口合同糾紛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期限為四年
仲裁的期限從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已經實現之日起計算侵權。同樣,《民法通則》關于訴訟時效中止和中斷的規定也應適用于商事仲裁和勞動仲裁的訴訟時效。在仲裁時效期間的最后六個月內,債權人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的,仲裁時效期間中止,仲裁時效期間自中止事由消除之日起繼續計算;債權人的請求或者債務人的同意,可以構成仲裁時效的中斷。從中斷開始,可以重新計算仲裁時效期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地役權與相鄰關系有什么區別是什么
2020-12-11當事人雙方怎么協議選擇管轄法院
2021-03-06童工死亡賠償范圍是怎樣的
2020-11-23聯合懲戒對象申請移出核查期限
2020-12-21離婚給女方贍養費標準
2020-11-18國企改制重組員工補償金怎么算
2020-12-10未約定逾期還款利息的,逾期利息怎么算
2021-01-01雇傭關系傷殘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01房地產中介機構的設立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0-12-09房地產開發轉讓手續應該如何辦理
2020-11-13事業單位終止勞動合同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嗎
2021-01-31簽勞務合同有什么待遇
2021-03-18投資者購買分紅保險應避免的“三個誤區”是什么
2020-12-19人身保險可以適用代位追償嗎
2021-02-18如何確定保險合同中投保人的如實告知義務
2020-11-07試論人身保險合同的效力
2020-12-07沒有按時交保費能否得到保險賠償
2020-12-18海嘯損失可獲得理賠嗎
2021-02-22購買交通保險應注意什么
2021-01-08用人單位欠繳保險如何維權
2021-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