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援助工作的宗旨是以人為本,為人民服務,《條例》將為公民獲得法律援助提供便利作為一項原則予以確立,形成了便民的長效機制。首先,它規定了公共事務?!稐l例》要求法律援助機構公開辦公地址、通訊方式等信息,在接待場所和司法行政機關網站上公開法律援助條件、程序、申請材料目錄和申請示范文本,二是完善法律援助的申請渠道和機制,被強制隔離戒毒的人申請法律援助,可以通過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辦案機關或者監獄、看守所、勞動教養所移送,三是建立事前法律援助制度,有效處理和解決緊急情況下當事人權益保護問題,《規定》規定,在時效期滿等緊急、特殊情況下,法律援助機構可以決定先提供援助,再進行補充審查
第四,規范遠程合作機制。為方便群眾異地維權,《條例》明確,法律援助機構在辦案過程中需要異地核實申請材料,或者法律援助人員需要異地調查取證的,他們可以請求各地法律援助機構的合作,被請求的法律援助機構應該合作,降低群眾維權成本第五,明確了接受者申請更換承辦人的權利。刑事訴訟法賦予被告人更換辯護律師的權利。《規定》規定,所有案件的接受者有證據證明法律援助人員不依法履行義務的,可以請求更換承辦人,并明確了具體的補辦程序兩種經濟困難證明形式
符合經濟困難標準是公民獲得法律援助的重要條件之一,《規定》明確了經濟困難證明的兩種形式,一是申請人填寫經濟狀況證明表,由有關部門和單位蓋章,法律援助機構根據經濟困難的標準,審查確定申請人是否存在經濟困難,可以根據需要核實;二是申請人持有有關部門出具的具體證明和證明材料,如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證、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證、農村特困戶幫扶證、農村“五?!惫B證等。法律援助機構經過正式審查后,可以直接認定申請人的經濟困難
由于這些具體的證明材料有明確的簽發條件和嚴格的審批程序,程序規定只需正式審查,這不僅有效地規范了對經濟困難的審查,而且有助于簡化程序,提高法律援助的效率
應當承認申請人經濟困難的其他情形《條例》明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申請人經濟困難:申請人及其家庭成員人均收入符合當地法律援助法規或者人民法院規定的經濟困難標準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申請的另一方是與申請人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其個人收入符合當地法律援助法規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的經濟困難標準的;申請人持本規定第十條規定的證明文件和證明材料申請法律援助,經法律援助機構審查認為真實有效的,對勞動訴訟不清楚的,可以點擊法律知識網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學生如何應對校園欺凌
2021-03-23涉外婚姻案例實務分析
2021-02-06請律師到看守所多少錢
2020-12-19股份有限公司就是上市公司嗎
2021-01-09什么是股權眾籌
2020-12-20保管人承擔賠償責任條件有哪些
2020-12-15交通事故檢驗鑒定時限
2020-12-30冒充軍官行騙怎么處罰
2020-11-29違反限購政策買房協議有效嗎
2021-02-07單方承諾是否構成連帶責任擔保
2021-03-01雇傭關系要承擔工傷嗎
2021-02-28公司合并需要重新簽合同嗎
2021-02-15用人單位違法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相關法條
2020-12-27勞動者如何單方請求解除競業限制
2021-03-15如果公司倒閉怎么賠償
2020-11-23確認勞動關系是否引起訴訟時效中斷
2021-03-10交強險理賠怎么查勘和定損
2020-12-02交強險保額怎么計算
2021-02-17對方逃逸醫藥費對方保險公司給嗎
2021-01-02自殺是否可以得到保險賠償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