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動產所有權取得的原始方式是什么?原始取得的主要形式有:生產、取得孳息、優先購買權、扣押、拾得遺失物、拾得漂流物、尋找埋藏物、隱匿物、善意取得等,時效取得與國家強制取得
第二,原取得與后取得的區別。優先購買、生產、扣押、加工、添加物、法院判決、公共征收、沒收、罰款、房屋建設、土地復墾、植樹造林、沒收財產的合法所有權等均為原取得連續取得是以他人現有權利為基礎的。例如,買賣合同、贈與合同、互惠合同都是繼承取得的
簡言之,我們要看所有權是從他人取得還是從自己取得。它源于他人,也就是說,它是繼承的;物權的取得可以分為原始取得和連續取得。前者是指直接依法取得物權,而不是以他人的權利和意圖取得物權,如因優先購買權和取得時效取得物的所有權;后者是指基于他人的權利和意圖取得財產權,如通過出售或捐贈取得的財產的所有權。后繼取得可以分為創造和轉讓。房屋所有權人以自己的房屋為他人設定抵押權是創造,而出賣和贈與是轉讓
這兩種取得方式的根本區別可以概括為一句話:原始取得是基于法律的直接規定;而后續取得必須有原所有權人和受讓人的意思表示,即雙方一致同意一般來說,財產權是通過事件的發生或民事法律行為的實施而取得的。繼承權的正常有效行使往往需要以原所有人的所有權和原所有人轉讓所有權的意愿為基礎。從權力行使的角度看,它往往受制于原始所有人,原始取得又稱初始取得。以這種方式取得的所有權是獨立的,或者沒有原所有權,或者與原所有權人的所有權和意志無關。一般認為,前者包括勞動生產、收繳孳息、沒收財產、優先購買權、拾得遺失物或者尋找埋藏物,而不包括所有權人的所有權、善意取得和增加;后者包括征收和其他行為公民或企業要取得動產和不動產的所有權,還需要通過原始取得和連續取得兩種方式實現。公民依照一定的民事法律行為取得的物權,非因公民自愿轉讓所有權,屬于原取得,這兩種物權取得方式將根據權利人的意愿來確定
是善意取得還是原始取得商標權原始取得的原則是什么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律師函收費標準
2020-11-19公司股東直接訴訟是怎樣的
2021-01-16履行抗辯權的行使受哪些限制
2021-03-21非法同居與重婚的區別
2020-11-17什么情況下必須給付老人贍養費
2021-03-18派遣員工如何中止合同
2020-11-26勞務分包合同是否需要約定保證金
2020-11-14申請解除競業限制方式
2021-03-20主體工程勞務部分是否可以分包
2021-01-20實習協議重要嗎,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2-17買人壽保險的意義有哪些,如何買人壽保險最劃算
2020-12-20飛機延誤怎么辦
2021-01-06離婚后家庭財產險是否可以分割
2021-01-16富陽3輪船載貨物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2-22重復保險的司法認定
2021-01-16保險公司假現場拒賠合理嗎
2021-03-17對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的資格有什么條件
2020-12-18告之義務與保險人給付責任的關系
2020-11-24保險委托代理合同范本
2021-03-08林地的承包期是多長時間?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