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侵犯著作權的后果是什么
侵犯著作權的后果:根據《著作權法》,侵犯著作權的法律后果包括:承擔停止侵權、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損害公共利益的,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可以責令停止侵權,沒收違法所得,沒收或者銷毀侵權復制品,可以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可以沒收主要用于制作侵權復制品的材料、工具和設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關于賠償損失,《著作權法》明確規定,侵犯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侵權人應當賠償權利人的實際損失。實際損失難以計算的,可以按照侵權人的違法所得賠償。權利人的實際損失或者侵權人的違法所得不能確定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侵權的情節,判決賠償50萬元以下;第二,什么是侵犯著作權的行為,又稱著作權,指作者和其他權利人對文學、藝術、科學作品的人身權和財產權。我國《著作權法》第四十六條規定的一般侵權行為有11種:(一)未經著作權人許可發表作品的行為;(二)未經合著人許可,將與他人合作創作的作品作為自己創作的作品發表的行為(四)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行為;(五)剽竊他人作品的行為;(六)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以展覽、電影制作或者類似電影制作、改編等方式使用作品的,翻譯、注釋等,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七)使用他人作品應當付費而不付費(八)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未經電影作品或者以類似電影制作、計算機軟件等方法創作的作品的著作權人許可,出租作品或者錄音錄像制品的,(九)未經出版者許可,擅自使用出版者出版的書刊的版面設計的;(十)未經表演者許可,對現場表演或者錄音進行直播或者公開傳播的行為的;(十一)其他侵犯著作權和與著作權有關的權益的行為,著作權侵權的主體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但侵權行為人只能出于主觀故意。如果行為人認為自己的著作權受到侵犯,在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訴時,必須提交相應的證據材料證明作品的著作權屬于自己,不,人民法院不能認定也不會受理
為什么要保護著作權?版權保護的理由是什么?侵犯版權的后果是什么?侵犯著作權的行為有哪些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律對三維商標、立體圖標如何規定
2021-01-01合伙人退伙要退本金嗎
2021-03-20安徽省2013年交通事故十級傷殘賠償標準
2021-03-02遺囑財產需要交納繼承稅嗎
2021-02-25資金拆借定義以及要遵循的原則是什么
2021-03-10哪些案件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
2021-01-07受害人因交通事故致殘的是否有被扶養人生活費?如何計算呢?
2021-01-18房屋賣了又辦理抵押是否可以強制執行
2021-01-03法律規定擔保合同簽訂流程是什么樣的
2020-12-17未簽訂勞動合同雙方合同關系是否繼續存在
2020-12-28勞動爭議中約定管轄條款是否有效
2020-11-13產品責任的主體有哪些
2020-12-15學生意外保險理賠流程有哪些
2020-11-17車輛轉借他人 保險不牢靠
2020-11-12遭綁架致死屬意外 可獲保險理賠
2021-03-14保險合同是否成立或生效的依據是什么
2020-11-13兩妻爭保險金受益權:誰能收益
2021-02-06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許可實施辦法
2021-01-09車險理賠注意事項
2020-11-13投保人豁免險是什么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