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中,很多員工拿到新單位的聘書后,都有了“新歡”,忘記了“舊愛”。他們倉促地把原單位的工作交出來,甚至不辭而別。如此無情的拋棄,無疑是對“舊愛”的一種痛苦傷害。那么,面對辭職,您如何看待HR
首先,充分利用法律的“武器”來保護合法權益。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根據上述規定,勞動者離開公司后,公司有權要求勞動者繼續工作三十日。原因之一是為員工和公司之間的工作交接預留了一定的時間。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九十條的規定,勞動者因不履行提前通知義務而解除勞動合同,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因此,用人單位有權追究離職員工的法律責任
根據我國《勞動合同法》,勞動者未履行提前通知義務的,用人單位有權拒絕出具解除勞動合同證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員工不履行交接手續2.造成損失的,要求員工賠償其不履行工作交接手續,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以要求員工賠償
,需要指出的是,在實踐中,用人單位需要有證據證明經濟損失的存在,經濟損失與員工未履行交接手續有直接因果關系。如果員工惡意拿走公司的一些重要文件、密碼等物品和信息,造成公司業務停滯或其他直接損失,公司可以要求員工賠償3.緊急情況下可以扣發工資。但是,如果員工拿走公司的重要財產,如汽車、筆記本電腦、手機等重要信息,拒絕歸還或告知公司,可能給公司造成不可彌補的經濟損失,那么公司在司法實踐中可以適當扣減其工資,對于公司扣發工資的行為,往往是主管部門要求公司予以糾正。只有當公司拒不改正時,才會受到處罰
如何防止員工不辭而別1.提前在勞動合同中約定;勞動法;《勞動合同補償辦法》第四條規定,勞動者違反規定或者勞動合同的約定解除勞動合同,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勞動者應當賠償用人單位下列損失:(一)用人單位為招用勞動者支付的費用;(二)雙方另有約定的,用人單位支付的培訓費按約定處理;(三)給生產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四)勞動合同約定的其他補償費用。因此,公司可以提前在勞動合同中約定損失的計算方法和大致金額
<2.規章制度的交接程序用人單位也可以在規章制度中明確離職后的交接程序和相關要求。特別要規定,工資的最終結算必須在所有交接手續辦理完畢后才能進行,如外出時歸還借來的辦公用品、工具、工作服、工作日志等,這樣用人單位才有制度保障和處理依據。如果雇員拒絕移交,雇主可以根據未歸還物品的金額或折舊價值向雇員索賠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地死亡賠償
2021-01-07哪些人可以作為拆遷安置的對象
2021-03-24最新勞動仲裁時效是二年嗎
2021-03-21父母逼婚是否違法
2020-11-24名譽權侵權損害賠償的標準是什么
2020-12-04商標權需要攤銷嗎
2021-01-16個人能做傷殘鑒定嗎
2020-11-11股權質押合同什么時候生效
2020-11-18合同未生效不想履行了怎么辦
2021-01-20私生子行使繼承權的法律依據如何
2021-03-02員工勞動關系轉移有補償金嗎
2021-01-14離退休多少年不能中止合同
2020-12-14勞動爭議經濟賠償金的適用情形
2020-12-27中外投資類保險產品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08投資型保險購買注意事項
2021-01-28保險公司應履行告知義務是什么
2021-03-23如何確定保險價值
2020-12-24保險代理合同怎么寫
2021-01-13保險密度 InsuranceDensity
2021-02-24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指什么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