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體之間的不平等:企業、單位和工人之間存在不同的程序性權利不平等因素
2.建立關系的合同形式不同:人事糾紛和員工是雇傭合同關系,解決“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因辭職、辭退和履行勞動合同而發生的糾紛”;勞動爭議是解決“因企業原因解雇、退市、辭退員工、員工辭職、自動辭職”的勞動合同關系;由于執行國家有關工資、保險、福利、培訓和勞動保護的規定;因履行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以及法律、法規規定應當依照本條例處理的其他勞動爭議?!?/p>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何種合同,合同履行引起的爭議范圍所包含的爭議范圍都非常廣泛。所以,,一些法官認為,“人事糾紛的范圍太大,無法用履行勞動合同引起的糾紛來界定”
3.國家實現管理職能的主體和管理關系是不同的:人事關系是一種行政法律關系國家人事行政機關與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工作人員有直接利益關系。勞動關系是國家勞動行政機關監督各類企業執行國家勞動法律法規,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的一種非直接利益監督關系。國家勞動行政機關與各類企業和工人之間沒有直接的行政和法律關系
4.由于中國多年的體制,干部是人事部門指派和管理的人員;勞動部職能范圍內單位的所有員工都是工人
5.在中國實行勞動制度改革并逐步過渡到全員勞動合同制近20年的現代企業組織中,沒有具有干部身份的人員,企業與員工之間存在完整的勞動合同關系,即勞動用工關系
勞動爭議只能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起上訴。事業單位的人事情況比企業復雜得多,包括國家機關干部(有人員配備的人員)和用工系統干部(有些稱為合同制干部)。社會保障機構認為,這些干部應該像工人一樣參加養老保險。從本質上講,他們是工人,類似于國企改革前以工代賑的情況。但是,用工制干部仍然是(人事部)指定的人員,有事業單位職工,社會職工,固定職工,臨時工等類別。這些人員與公共機構之間的關系是通過不同的合同關系聯系在一起的,他們的工資和分配制度也不同,這也產生了不同的雇傭法律關系,配備人員的人員可以向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上訴(但這不是目前唯一的情況)。其他人員應以勞動合同關系或勞動合同關系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訴
6.勞動爭議的解決是勞動法調整的社會勞動關系。人事爭議解決是人事政策文件調整的社會關系中的人事用工等關系的一部分。事業單位內部行政處罰存在爭議,一般表現為勞動關系,而非企業內部行政關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船舶碰撞損害賠償如何計算
2020-12-10域名侵權人不明確怎么立案
2021-01-28醉灑駕駛撞死兩人如何處罰
2021-02-25限期拆除時間3天可以嗎
2021-03-18母親的欠條以子女的名義起訴可以嗎
2020-12-17交通事故保險如何索賠
2020-12-29農村非婚生子罰款多少錢
2020-12-04法律有無規定父母包辦婚姻怎么辦
2021-01-17交通肇事死亡逃逸的認定
2020-12-29買賣合同生效后可以取消嗎
2021-03-04如何申請限制出境
2021-02-09整容失敗沒有合同怎么起訴
2020-11-24小區公有用地的所有權歸誰
2021-02-14勞動合同中止怎么恢復
2021-02-14員工不辭而別多久才可以解除勞動關系
2021-03-20工傷意外險理賠多少錢
2020-12-07強險投保人提供哪些材料
2021-02-28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適用
2021-02-10海上保險合同是什么
2021-03-16保險合同糾紛的訴訟時效是什么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