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關于禁止侵犯商業秘密行為的若干規定》(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令第86號,下稱《禁止侵犯商業秘密行為的若干規定》)第2條第2款“本規定所稱不為公眾所知悉,是指該信息是不能從公開渠道直接獲取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22條第2款對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和實用新型“新穎性”的規定是“新穎性是指該發明或者實用新型不屬于現有技術;也沒有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就同樣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在申請日以前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提出過申請,并記載在申請日以后公布的專利申請文件或者公告的專利文件中。”
通過對比上述兩款法條,商業秘密的新穎性比專利的新穎性起點低,覆蓋面寬;商業秘密的新穎性不排除有兩個以上的所有人同時擁有一個商業秘密,每個所有人的權利是平行的,并不完全排他;有的商業秘密可以同時有多個單位或個人擁有;而且一項技術信息或配方成為商業秘密后,并不妨礙他人通過獨立開發、反向工程及在公開場合下的觀察、善意取得等途徑和手段來獲取同樣的技術信息或配方,從而成為所有人。它與專利的新穎性有明顯的區別,專利的新穎性是建立在獨占、排他的基礎上的,不僅另行獨立開發無法獲得專利技術,用反向工程等手段來獲取該專利技術也是被專利法所禁止的。
審判實踐中判斷是否具備新穎性而不被公眾知悉的方式通常有三種:
一為是否公開發表,既包括在出版物上發表(如在專利文獻等報刊雜志和書籍上發表)也包括采用其他方式制成各種有形載體發表(如用膠片、磁盤發表);
二為是否公開使用;
三為是否以其他方式為公眾所知悉,既包括以口頭談話、報告發言、視聽報道等方式泄漏商業秘密,也包括通過模擬演示使公眾能夠了解其商業秘密。
這里需要提醒讀者注意,新穎性的證明責任在商業秘密的權利人,例如權利人證實自己開發的某項技術是商業秘密,應當提供技術資料、圖紙、模具、開發費用等證據。實務當中,我們碰到很多當事人產生糾紛后無法提供上述證據材料,原因是當初進行技術研發時壓根沒有想過是商業秘密,沒有刻意保留相關資料或者采取必要的保密措施,這對后期的維權非常不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萬川律師,男,1988年10月出生,華東政法大學法學專業畢業。 從2015年12月至今,執業于廣東邦昊律師事務所,加入邦昊律師團隊之前,曾在北京市金杜(廣州)律師事務所公司證券組工作,主要執業領域為證券(境內上市)、重組與改制、債券發行、公司收購與兼并、公司私募融資、新三板掛牌等。 萬川律師曾參與了數十家大中型中國境內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及外商投資企業的重組、改制、私募融資、境內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新三板掛牌項目,具體涉及到物流倉儲、商業特許經營、百貨零售業、房地產、制造業、供應鏈、醫藥及能源等。
唯一住房如何強制執行,強制執行有哪些條件
2020-12-22產品質量糾紛能否賠償可得利益
2020-11-11軍人能和離異女結婚嗎
2021-01-05經濟民事訴訟狀范文怎么寫
2021-02-05結婚手續能否請人代辦
2021-03-19二審法院發現一審法院裁定有誤如何處理
2021-03-13農業承包合同糾紛政府會處理嗎
2021-01-03無合同的居間費用怎么上稅
2021-02-20產權人年齡過大可以抵押房產嗎
2021-03-12服務期與勞動合同期限沖突問題
2021-02-08如何證明與單位存在勞動關系
2020-11-14勞務合同人身損害是否給予賠償
2021-03-11離職工資過一個月才結算合法嗎
2021-02-01勞動爭議的調解組織具體有哪些
2020-11-24保險產品誰打造
2021-01-27保險公司不理賠可以訴訟到法院嗎
2021-01-15解除保險合同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06關于對保險法第17條規定的明確說明應如何理解的問題的答復內容是什么
2021-01-17保險代理人失職責任到底應該由誰來負擔
2020-12-16劃撥土地轉讓手續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