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看自己是否屬于可以被裁員的范圍。依照《勞動法》,有四類對象是不得裁員的,包括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并被確認喪失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患病或者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的;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內的;法律、法規規定的其它情況。如果你屬于其中一類情況,單位就不應將你列入裁員名單。
第二,公司應提前30日通知被裁員工,如果不提前通知,就要多支付一個月的工資以替代提前通知期。
第三,你有被老單位優先錄用的權利。如果你在被裁員以后的半年內,一直沒有找到工作,或者已有工作了,但不滿意。這時,你發現老單位(裁減你的單位)又在招人了,可以重新報名應聘,而單位有優先錄用你的義務。當然,勞動合同要重新簽訂。
第四,依法獲得經濟補償金。經濟補償金的計算標準應按被裁員工之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性收入計算。這里的工資性收入,包括基本工資、獎金、津貼等,而非單指基本工資。如果前12個月平均工資收入低于本市職工最低工資的,按本市職工最低工資標準計算。補償的期限是根據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年限而定的,每滿一年,就有本人一個月工資收入的經濟補償。滿6個月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
經濟性裁員的補償規定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由此可見,經濟性裁員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法股東會決議效力如何規定
2021-01-28擔保合同應該采取什么形式
2021-01-06房屋中介騙人有哪些手法
2021-01-30勞動合同到期不續簽有補償嗎
2021-01-09代替繳納社保能否認定勞動關系
2021-03-25試用期離職老板不簽字怎么辦
2021-02-28勞動仲裁訴訟到法院需要什么材料
2021-02-23臨時工沒簽合同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1-02-26買車險小心免賠保險條款
2020-12-02車禍保險公司一年沒賠償怎么辦
2021-01-28保險合同的變更內容包括了哪些權利和義務
2021-02-05車上人員責任險什么情況免賠
2020-12-13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怎樣索賠
2021-02-10被保險人在索賠中的義務責任
2021-01-10如何簽訂酒店承包合同
2020-12-282015年土地承包新政策
2021-01-29簽訂土地流轉合同需要注意什么
2021-03-08買的二手房拆遷會賠償嗎
2021-01-20營業房拆遷時,置換公攤面積怎么計算
2021-03-08企業房產拆遷置換的補償方式都有哪些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