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管理目標由兩部分組成:損失前的風險管理目標和損失后的風險管理目標。前者的目標是避免或減少風險事故的機會,包括節約運營成本和減少焦慮;后者的目標是將損失的標的物恢復到損失前的狀態,包括維持企業的持續生存、生產服務的可持續性、穩定的收入、生產的持續增長和社會責任。二者的有效結合構成了一個完整、系統的風險管理目標
2.風險管理戰略。由于風險可能威脅到企業的生存,企業必須采取適當的風險管理策略進行風險管理。(1)風險規避策略。任何經濟單位應對風險戰略的首要考慮是避免風險。如果風險造成的損失不能用項目可能的利潤來抵消,那么規避風險是最可行、最簡單的方法。例如,如果你不進行投資,你可以避免投資帶來的風險。然而,規避風險的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首先,只有當風險可以避免時,避免風險才有效;二是一些風險無法避免;第三,有些風險是可以避免的,但成本太高;第四,企業被動規避風險,這將使企業滿足于現狀而不求進步。(2)風險控制策略。當一個經濟單位在從事經濟活動時,無法規避風險或必然要面臨一些風險時,首先要考慮的是如何控制和減少風險的發生,或者如何減少風險造成的損失,即控制風險。控制風險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控制風險因素,降低風險;二是控制風險發生頻率,降低風險損害程度。要控制風險發生的頻率,就必須做出準確的預測,要降低風險的危害程度,就必須采取果斷有效的措施。風險控制受到各種條件的限制。雖然人類的知識和技術已經高度發達,但仍然存在許多無法突破的困難,因此不可能完全控制風險,完全減少損失。(3)風險分散和中和策略。風險分散主要是指經濟單位采取多元化經營、多方投資、多方融資、多源外匯資產、吸引多方供應商、贏得多方客戶等方式分散風險。中和風險主要是指外匯風險管理中采取的決策,如減少外匯頭寸、期貨套期保值、遠期外匯業務和其他化解風險的措施。(4)風險承擔策略。當經濟單位既不能規避風險,又不能完全控制風險,不能分散和化解風險時,只能自己承擔風險造成的損失。經濟單位可能以計劃外簡單自留或計劃內自我保險的形式承擔風險。非計劃簡單自留主要是指承擔不可預見風險造成的損失的方式;計劃自保是指承擔預期風險造成的損失的方式,如計提壞賬準備等。(5)風險轉移策略。為了避免承擔風險后對經濟活動的危害和不利,經濟單位可以采取保險或非保險等多種風險轉移方式。現代保險制度是轉移風險最理想的方式。如果單位進行財產、醫療等保險,將風險損失轉移給保險公司。此外,該單位還可以通過合同條款將部分風險轉移給另一方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安抗辯權應承擔什么義務
2021-02-202020年侵害姓名權應負什么責任
2021-01-01商標設計分幾種類型
2020-11-15夫妻抵押離婚后擔保失效嗎
2021-02-02交通事故死亡索賠訴訟要什么時候起訴
2021-01-14錄音能否作為離婚證據使用
2021-02-27收集婚外情離婚賠償證據的方式
2021-02-28房產確權后可以變更嗎
2020-12-19退役軍人的傷殘撫恤金代領的情形
2021-02-03拆入資金用于什么方面
2021-02-08怎樣預防倉儲合同糾紛
2021-03-03辭退實習期員工違法嗎
2020-11-16強制調崗降薪如何賠償
2021-03-20哪些勞動爭議可由調解委員會調解
2020-12-03現金價值的概念是什么
2020-12-24航空意外險是否需要購買
2020-12-03保險合同的內容
2021-02-132020最新人身意外保險賠償標準是多少
2021-01-04保險標的轉讓未通知保險公司的理賠
2021-01-04開車自殺死亡是否屬于保險賠償范圍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