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27條規定,申請勞動爭議仲裁的時效期限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受到侵犯之日起計算。
前款規定的仲裁時效因一方向另一方主張權利而中斷,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另一方同意履行其義務。仲裁時效期間應從中斷時開始重新計算
如果一方當事人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正當原因未能在本條第1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內申請仲裁,則仲裁時效期間應暫停。如果在
勞動關系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而發生爭議,仲裁時效期限應自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繼續計算,工人的仲裁申請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限的限制;但是,如果勞動關系終止,則應在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交
[相關知識]
以下是《勞動合同法》中關于終止勞動合同經濟補償的相關法律知識,小編幫你整理的。第四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的規定與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并與勞動者協商解除勞動合同
(3)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
(4)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五)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款的規定解除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但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改善勞動合同約定的條件并續訂勞動合同的除外,勞動者不同意續簽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款、第五款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條勞動者應當按照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和每滿一年一個月的工資標準給予經濟補償。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如果期限少于六個月,如果工人的月薪高于上一年度由直轄市人民政府或設區市人民政府公布的該地區雇員平均月薪的三倍,則應向雇員支付半個月的工資作為經濟補償雇主所在地區,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標準應為雇員平均月工資的三倍,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最長期限不得超過12年第四十八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終止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勞動者在勞動合同終止或者解除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業主應繼續履行該義務;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條的規定支付賠償金。
第四十九條國家應當采取措施,建立和完善職工社會保險關系跨地區轉移和繼承制度。第五十條用人單位應當出具解除或者終止證書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終止勞動合同,并在15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
勞動者應按照雙方約定辦理工作交接。用人單位依照本法有關規定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工作交接完成后,雇主應支付該費用。雇主應將解除或終止的勞動合同文本保存至少兩年,以備將來參考。
以上為lyba.com編制的相關信息。綜上所述,勞動合同終止后的仲裁申請適用于1年的訴訟時效。如果您有其他問題或情況更復雜,請到盧巴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保證金的擔保形式有哪些
2020-11-22質押物不足以清償財產怎么辦
2021-01-05反擔保抵押物怎樣進行財產保險
2020-12-03夫妻財產約定效力是什么
2021-03-17民事法律行為的有效條件需要哪些
2021-02-19想訴訟離婚,女方把結婚證藏起來怎么辦
2021-03-02強制執行依然不賠償違約金怎么辦
2021-03-18裝修工程沒有資質合同是否有效
2021-03-18勞動安全衛生的定義,勞動安全風險有什么
2020-12-25新交通法規之實習期間上高速的規定是什么
2020-12-281年合同幾個月實習期
2021-01-252020勞動法律關于勞動力外包是怎樣規定的,與派譴的區別
2021-03-23合同到期不給離職證明怎么辦
2020-12-29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3-20離婚給孩子交的保險能分割嗎
2021-03-25哪些情形不適用快速理賠
2020-11-16保險上當后如何維權
2020-11-09保險公司的哪些經營行為要進行改正
2021-01-11什么是自留地土地承包經營權
2020-12-13國有出讓土地的使用權轉讓條件
202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