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第26條規定,如果訂立勞動合同的客觀條件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雙方協商不能達成變更勞動合同的協議,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應提前30天書面通知勞動者。本條是對用人單位因客觀條件發生變化而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導致無法履行原勞動合同的,支付經濟補償金的具有約束力的規定。那么,當客觀情況發生變化,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雙方無法就轉崗達成協議,勞動者自愿提出解除勞動合同時,是否可以享受經濟補償?
勞動部辦公廳《關于員工與企業因轉崗發生糾紛的批復》第1條規定,用人單位可以變更員工的崗位。根據《勞動法》第十七條、第二十六條、第三十一條的精神,因訂立勞動合同的客觀條件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雙方應當協商一致。如果無法達成協議,可以按照法定程序終止勞動合同。因員工不勝任工作,用人單位有權自主變更或調整員工的崗位。因職工轉崗發生的爭議,按照上述規定的精神處理。根據上述規定,勞動者不能就變更工作崗位達成協議的,應當按照《勞動法》第三十一條的規定提前30天向用人單位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建議。但是,《勞動法》第28條和相關法規并未規定工人根據第31條提出終止勞動合同,并且雇主支付經濟補償金。在這種情況下,從促進就業的角度來看,用人單位不解除老弱病殘員工的勞動合同,符合《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和《就業促進法》關于促進就業的規定。《就業促進法》第12條規定,國家鼓勵各類企業在法律法規規定的范圍內興辦產業、擴大經營,增加就業。《勞動法》第12條規定,國家鼓勵企業、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在法律、法規規定的范圍內興辦產業或者擴大業務,增加就業。《勞動合同法》對老、弱、病、殘職工的保護更為明確。第42條第款規定,如果用人單位連續工作超過15年,且離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則用人單位不得根據本法第40條的規定終止勞動合同,仲裁委員會認為,科技紡織公司積極創造就業機會,不終止員工勞動合同符合法律規定。不同意轉崗、不選擇其他工種的,申請解除勞動合同,不能享受經濟補償。最后,仲裁委員會駁回了該雇員的仲裁申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禁止和外國人結婚的人有哪些
2020-12-29施工合同無效需要承擔什么法律后果
2021-01-08因車禍受傷賠償標準
2021-03-14婚姻法解釋三
2021-01-09個人房屋贈與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23重慶公交車墜江涉及哪些罪名
2021-03-14被判緩刑會影響子女嗎
2020-12-09汽車貸款違約金怎么算
2020-12-18按揭的房產可以贈與未成年兒子嗎
2021-01-12購房保險有哪些常見問題
2021-01-16房屋財產保險費計算方式
2020-11-22什么是保全
2021-03-03保險公司被判賠償 公司擔憂
2021-01-24身患重疾意外摔傷致死,保險公司不予賠付
2021-02-20道德危險 MoralHazard
2020-12-19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什么意思
2021-02-21土地承包的經營權抵押需要登記嗎
2021-02-15土地性質出讓和劃撥有什么區別
2021-01-01拆遷補償方案就是最終的補償了嗎不能再提高了嗎
2020-11-17城市房屋征收拆遷補償方式有哪些如何選擇更為恰當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