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任何撤銷權的時效
撤銷權時效日歷有兩種理論:排除期和訴訟時效。排除期是法律規定的形成權的行使期,所謂形成權是指因單方面民事行為而導致民事關系發生、變更和終止的權利。排除期屆滿時,形成權消滅。除了排除期和訴訟時效之外,兩者都可以敦促當事人行使其權利,但它們在性質上是不同的。主要原因如下:第一,訴訟時效適用于請求權,即請求他人為某一行為或不請求他人為某一行為的權利。排除期適用于成立權第二,訴訟時效的適用范圍不需要法律專門規定。只有在滿足法院范圍內的請求權的情況下,才能援引。法律應當明確規定排除期限。法律沒有特別規定的,當事人不得援引排除期間。第三,訴訟時效有中止、中斷和延長制度,沒有排除期間,排除期間是固定不變的。因此,排除期又稱為恒定期。第四,訴訟時效屆滿時,排除的是勝訴權,當事人的請求權仍然存在。只有訴訟時效屆滿的人的抗辯權才能用來對抗請求權人的請求權。在排除期屆滿時,當事人消滅了喪失且不能再行使的實體權利
關于撤銷權的限制是訴訟限制的觀點認為撤銷權是請求權,即:,請求解除合同的權利不是成立權,債權人不能自行解除合同,因此解除權的限制應當是訴訟限制。取消權是排除期的觀點認為,如果債務人和第三人存在欺詐行為,債權人應及時行使取消權。因此,撤銷權的限制屬于排除期。該條規定撤銷權的期限為一年零五年。債權人知道撤銷原因的,自知道之日起一年。債權人不知道撤銷原因的,自欺詐發生之日起五年。第七十六條合同生效后,當事人不得因姓名或者法定代表人、負責人、承辦人的變更而不履行合同義務。任意撤銷權的法律依據
合同法第55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銷權消滅:
(一)有撤銷權的一方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原因之日起一年內未行使撤銷權
(二)有撤銷權的一方在知道撤銷原因后,以自己的行為明確表示或者放棄撤銷權。”第七十五條:“撤銷權自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行使。自債務人行為之日起五年內未行使撤銷權的,撤銷權消滅。”根據上述法律規定,可以看出撤銷權的行使期限為一年,具有撤銷權的人應向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申請撤銷
綜上所述,小編安排了任意撤銷權的相關內容。可以看出,撤銷權是因為債務人放棄其到期債權,或者無償轉讓財產,或者債務人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致使債權人利益受損。然后,在債權人知道后,他可以起訴債務人,但有關于限制行使任意撤銷權的規定。如需了解更多問題,luba.com提供專業的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營企業和私營企業區別
2021-02-23一地多證,誰能獲得使用權
2020-12-04贈送的配件屬于產品質量問題嗎
2021-02-21行政拘留要走哪些程序
2021-03-11父母出資買房注意事項
2021-02-10村委會法律顧問合同范本
2021-02-11租用房屋固定資產嗎
2021-02-26在公共場合做愛構成犯罪嗎
2021-02-09附條件生效多久生效
2021-03-06贈與股權需要在工商備案嗎
2021-02-17法人在公司賬戶銀行開戶就可以直接取錢嗎
2021-02-16撫恤金發放法律怎么規定
2021-03-12室內設計和施工哪個更好
2021-02-25兼職是否可以簽訂競業限制協議書
2020-11-15工傷解除勞動合同有哪些賠償
2021-01-28村民與村企業能否形成勞動關系
2021-01-13恢復勞動關系一裁終局是否適用
2020-12-31年假是按工齡算還是按入職日算
2021-03-06水路貨物運輸保險條款
2021-03-20保險理賠指的是什么,保險理賠有什么法律規定?
2021-03-17